来源:SG Auto汽车经营与服务
近日,中升控股、永达汽车、美东汽车、和谐汽车、新丰泰集团、百得利控股、正通汽车、世纪(参数丨图片)联合控股等8家港股汽车经销商集团相继发布了2024年财报。
从经营特征来看,8家汽车经销商集团目前大都是以经营豪华品牌为主,但从2024年整体的经营状况来看,8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中除中升和永达实现了盈利之外,其他6家经销商均出现亏损。
目前,6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亏损总额已接近44亿元。
广汇宝信则在3月31日发布公告,由于上一个年度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该公司核数师需要根据更多时间来评估集团现实及财务资源及完成审计工作,因此将延迟刊发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
数据对标一:收入情况
总收入集体下跌,世纪联合跌幅最大
总收入(亿元)
增幅
2024
2023
中升控股
-6.2%
永达汽车
-14.6%
美东汽车
-22.4%
和谐汽车
-5.8%
新丰泰
集团
86.1
109.8%
-21.6%
正通汽车
-14%
世纪联合
12.4
16.2
-23.5%
百得利
控股
87.5
-18.5%
对比2023年的收入情况,2024年,8家港股汽车经销商集团总收入集体下跌,仅中升控股和和谐汽车跌幅低于10%,其他跌幅均为两位数,其中跌幅超过20%的有三家集团,为美东汽车、新丰泰集团和世纪联合,世纪联合跌幅最大,达到23.5%。
经销商集团收入集体下跌为多年以来罕见的情况,更多是经济因素叠加行业大环境所导致。
数据对标二:2024年毛利情况
仅新丰泰集团毛利为负
毛利润
(亿元)
毛利率
中升控股
6.3%
永达汽车
52.7
8.4%
美东汽车
1.6
7.0%
和谐汽车
7.0
4.5%
新丰泰集团
-0.4%
正通汽车
7.8
3.8%
世纪联合
0.2
1.3%
百得利控股
2.8
3.2%
2024年,8家港股经销商集团毛利率相差较大,其中正向毛利率最高的是永达汽车,毛利率达到8.4%;正向毛利率最低的是世纪联合,毛利率为1.3%。
8家经销商集团唯一出现毛亏损的是新丰泰集团,毛亏损为2981.7万元。而2023年,新丰泰集团的毛利为4.2亿元。
财报显示,2024年,新丰泰集团新车销售的同比降幅为24.4%;售后服务业务收入降幅为8.4%;二手车收入降幅为2.3%。
对于出现毛亏损的原因,新丰泰的解释为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等因素的影响,新车销售盈利能力下降。
目前,新丰泰集团新车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81.2%,新车销售毛亏损比2023年增加了3.76亿元;售后服务业务毛利为正值,但仍同比下降14.7%;二手车业务毛利增幅为3.9%,但二手车业务对整体利润的拉动并不大。
数据对标三:净利润与增长率
净利润集体下跌,新丰泰集团跌幅最大
净利润(亿元)
增幅
2024
2023
中升控股
-38.5%
永达汽车
1.65
5.86
-71.8%
美东汽车
1.56
-1548.1%
和谐汽车
-20.8%
新丰泰
集团
0.12
-1890.0%
正通汽车
-86.6%
世纪联合
-69.3%
百得利
控股
0.84
-119.1%
从净利润情况来看,8家经销商集团中,实现盈利的经销商集团只有中升控股和永达汽车,但两家集团的净利润增幅均大幅下滑,中升控股净利润下跌38.5%,永达汽车净利润下跌71.8%。
其他6家经销商集团2024年均为亏损状态,其中美东汽车亏损额最高,亏损22.59亿元,正通汽车亏损了15.29亿元。亏损幅度最大的两家集团为新丰泰集团和美东汽车,亏损幅度分别为-1890.0%和-1548.1%。
目前,广汇宝信尚未公布2024年财报,亏损情况未知,但从2024年的中期报告来看,上半年亏损额为6348.7万元,而2023年上半年,广汇宝信净利润为3.24亿元,上半年净利润降幅为119.4%。
汽车经销商集团净利润集体下滑在近几年的经营情况中也比较少见,但净利润降幅如此之大则非常罕见。
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来看,港股汽车经销商集团2024年亏损总额已达到43.93亿元。
美东汽车财报显示,该集团在2024年上半年仍保持盈利,但下半年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价格战进一步升级到豪华车品牌,部分豪华车品牌折扣金额以及折扣期远大于以往年度,造成集团部分门店尤其是豪华车门店销售价格及毛利率持续下降。
受国内消费力减弱、乘用车供需格局失衡等因素影响,美东汽车2024年商誉及汽车经销权的减值分别为1.05亿元和4650万元。
数据对标四:销量和周转时间
美东汽车周转最快,但难逃亏损
新车销量
(台)
增长率
库存周转
时间(天)
中升控股
485,307
-3.2%
35.1
永达汽车
171,236
-11.7%
25.2
美东汽车
56,930
-14.2%
13
和谐汽车
40,247
4.6%
41
新丰泰集团
27,107
-15.8%
49.1
正通汽车
55,054
-9.5%
46
世纪联合
9,164
-19.9%
75.1
上半年
百得利控股
14,271
-12.9%
35.2
2024年,8家港股汽车经销商集团中,新车销量绝大多数都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幅度,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是世纪联合,新车销量降幅为19.9%。中升控股的下滑幅度最小,为3.2%。
新车销量呈现正增长的集团只有一家,即和谐汽车,增长率为4.6%。
财报显示,和谐汽车2024年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销量为6974辆,较2023年同期增长95倍。因此,全年新车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而内地业务新车销量仍然下降。
2024年和谐汽车的汽车销售收入占2024年总收入的85.6%,同比2023年减少5.9%。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未能改变全年亏损的状况。
和谐汽车认为,年内亏损增加主要原因是毛利下降以及该集团的国际扩张策略导致行政开支上升。其中,中国香港及海外业务净亏损为人民币1.95亿元,占全年亏损总额的68.2%。
数据对标五:二手车业务
二手车难以对整体利润形成拉动作用
二手车销量
(台)
增长率
中升控股
226,231
37.9%
永达汽车
74,969
-19.4%
新丰泰集团
7,673
4.0%
正通汽车
14,000
24%
世纪联合
398
-16.4%
百得利控股
4,634
94%
从港股汽车经销商集团二手车销量情况来看,经销商集团几乎都意识到二手车业务的重要性,也针对二手车业务进行了相应布局。
其中,永达集团采用了“2+1”二手车新零售商业模式,实现在线线下融合的数字化,平台化的业务格局并建立了区域集中化的二手车整备中心。为加强新能源二手车的布局,永达集团在2024年10月推出了“永达官方认证新能源二手车”品牌,同时对检测、拍卖、物流、办证等供货商进一步统筹优化优胜劣汰。
永达集团还提出了针对二手车业务的创新模式: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进行批量车源的深度合作;加速布局新能源二手车的新渠道;实行二手车集中定价和处置模式,探索开放化、市场化、平台化运营;积极推进二手车出口,实现多元化的销售策略。
中升集团全年二手车销量同比增幅为8家经销商集团中最高,也远超全国二手车交易增幅。二手车业务全年为中升增利12.9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5%,贡献了8.7%的综合利润。
中升集团的二手车战略也在推进整合,目前旧车置换率达到38%,比上一年提升了7%。
针对二手车业务,新丰泰集团针对标准化流程下手,实施标准化管控,制定精细库存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引入管理系统,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同时,在用车开发、外采以及内网拍等多种方式扩充优质车源。
正通集团则建立了二手车零售中心,提升二手车零售占比并主动寻求与新能源品牌的二手车合作机会。2024年全年,正通集团二手车总销量1.4万辆,其中终端零售1817辆,同比增长36%。
尽管8家港股经销商集团中有6家二手车销量实现了增长,但是目前对整体利润的影响并不大。
数据对标六:新车与售后毛利率
除永达汽车,其他集团新车都是负毛利
新车销售
毛利率
售后服务
毛利率
中升控股
-2.6%
46.4%
永达汽车
1.7%
40.5%
美东汽车
-6.2%
60.1%
和谐汽车
-0.6%
33.6%
新丰泰集团
-6.8%
37.3%
正通汽车
世纪联合
百得利控股
-3.3%
41.9%
从8家港股经销商集团已公布的数据中可见,除永达汽车之外,其他集团新车销售毛利率均为负值,也就是说,这几家汽车经销商集团的新车销售业务都呈现亏损状况,其中美东汽车和新丰泰集团的新车业务亏损较为严重,毛利率均低于-6%。
新车业务亏损,利润售后来补。从已公布的售后业务数据来看,8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中,售后服务毛利率最高的是美东汽车,达到60.1%,同比上年增加了6.4个百分点。和谐汽车和新丰泰集团的售后服务毛利率相对较低。
美东汽车财报显示,该集团零服吸收率从上年同期的137.8%上升至2024年的213.3%。
数据对标七:网点数量与品牌结构
多个集团在做品牌调整
2024年
(个)
2023年
(个)
中升控股
436
永达汽车
221
231
美东汽车
78
78
和谐汽车
80
新丰泰集团
37
40
正通汽车
93
109
世纪联合
37
(2024上半年)
百得利控股
15
17
8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中,网点数量对多的是中升集团,网点数量达到436个。其他经销商的网点数量同比上年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从8家经销商集团已公布的数据中可见,这些经销商几乎都是以豪华品牌为主。随着新能源市场的持续爆发,2024年,各大经销商集团都在加快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不仅翻牌或建新店,还加大在新能源售后业务中的布局力度。
2024年,中升集团开展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品牌架构调整,新开门店48家,关停门店32家。中升与赛力斯的合作接下来有望拓展至HIMA(鸿蒙智行)业务。
2024年,永达集团新开业了12家网点,包括2家宝马,2家小米,2家鸿蒙智行,2家小鹏,1家Smart,2家极氪售后服务中心以及1家蔚来售后服务中心,新能源的占比超过七成。
截至2024年底,正通汽车已获授权和筹建的经销网点有5家,其中和新能源相关的有1家AITO问界4S店和2家奇瑞iCAR 4S店。
2024年,正通汽车新开业了2家新能源售后网点。包括一家广州特斯拉授权钣喷中心和一家上海全新标准的蔚来售后服务网点。
但与此同时,也有经销商集团继续拓展传统品牌网络。就在3月11日,中升集团发布公告,就拓展经销网络与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升集团与一汽奥迪拟于2025年内新建10家以上经销网点,以强化一汽奥迪在中国的经销商网络。
中升集团曾在2024年中期财报中透露,仅增加经销店不再有助于中升品牌汽车服务战略的增长,现阶段结合中心城市战略可以持续对经销店的品牌和城市分布进行优化。很显然,中升和奥迪的合作,并不仅仅在于开店本身。(文/徐诚)
数据来源:汽车经销商集团财务报告
点评
港股各大汽车经销商集团2024年的经营情况不仅反映出当前汽车经销商的生存状况,同时也折射出当前的几个经营困境:
第一,新车业务几乎集体亏损,消费力不足已经明显传递到汽车行业,加之行业价格战让部分新车价格出现倒挂,这也使得目前汽车经销商的新车业务板块并不健康,行业内卷严重。
第二,多家集团都重视二手车业务,开始对二手车业务加大投入,但二手车业务的利润在总体利润中的占比较低,以永达为例,二手车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不到6%,毛利率仅5.59%,远低于售后业务40.45%的毛利率,二手车业务难以在整体利润中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
第三,经销商都能够意识到向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性,但对这8家经销商集团来说,经营的品牌主要是传统豪华车品牌并且很多品牌都已经经营多年,在向新能源转型时往往很难一步到位,船大难掉头。而传统豪华品牌整体表现不及预期,影响了经销商的整体利润。
这些经营困境受行业因素影响和经销商集团自身情况所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而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寻求可行的利润空间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利用售后业务掘金仍然是当前汽车经销商集团可以深度挖掘的业务点。比如永达集团通过合作保险公司等异业渠道开展非管理内用户售后业务营销,同时大力发展独立新能源售后并实现快速增长;中升集团则适度整合售后业务,建立维修服务中心,将大部分汽车服务转至不区分汽车品牌的服务,依托洗美业务还能衍生出的一系列新的服务等,这些都把看似难以差异化的服务做出了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