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40届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审结果公布,蜀山区选送的五件参赛作品全部获奖,共斩获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展现了蜀山区科学教育的强劲实力与创新活力。

据悉,本届大赛以“创新·诚信·责任·合作”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省的18支代表队、500多名师生参赛,共有260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138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参加终评展示答辩。


林子瑞、朱汝辰、操志杰三名同学比赛现场合影。

合肥市颐和佳苑小学林子瑞、朱汝辰、操志杰三名小创客的《基于鱼植共生的桌面空气净化加湿装置》项目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摘得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

林子瑞、朱汝辰、操志杰三名同学针对空气污染问题展开研究,他们发现室内绿植净化虽然环保,却存在效果微乎其微、能耗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便萌生通过结合生物净化与传统空气净化器的特点,设计一款全新的空气净化装置的想法。


林子瑞、朱汝辰、操志杰 展示《基于鱼植共生的桌面空气净化加湿装置》项目。

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赛道,蜀山区同样表现抢眼,蜀山区教体局科技辅导员刘涛老师的作品《“天工开物”科创实践方案》合肥安生学校科技辅导员王晓明老师的作品《“科研式”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中的实践》分别斩获全省一等奖,合肥市习友路小学科技辅导员闫允老师的作品《温室效应模拟装置》合肥市望江路幼儿园科技辅导员吴庆老师的作品《奇妙的光影》分别获得三等奖,彰显了全区科学教育师资力量的深厚底蕴。

其中,一等奖项目《“天工开物”科创实践方案》以中国古代科技典籍《天工开物》为灵感,将传统工艺与现代STEM教育深度融合。另一项一等奖作品《“科研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中的实践》则聚焦新课程改革下的育人模式创新。两项一等奖项目分别从“传统文化赋能”和“科研素养筑基”角度破题,体现了科技辅导员队伍“守正创新”的教育理念,成为践行蜀山区“教学一科研一实践”一体化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蜀山区教体局科技辅导员刘涛老师正在展示《“天工开物”科创实践方案》作品。

长期以来,蜀山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举办校园科技节、科技动手做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为学生搭建科创平台,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不断输送的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辅导员队伍是蜀山区科创教育的“引擎”。蜀山区通过“科创教育联盟”“馆校合作”等机制,推动辅导员从“传统教学”向“创新引领”转型。此次获奖项目均源于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以赛促教、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

据悉,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连续举办40届,是一项面向全省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开展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经过40余年发展,该赛事已经发展成为安徽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之一,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科研潜质和创新精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来源 | 毛陈珏 刘涛 刘亚萍

审核 | 朱琛琛 责编 | 吴亚晓岳 编辑 | 李瑜琪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