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一种小型落叶灌木,花大色艳,被誉为“花中之王”。眼下正是牡丹花开时节,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仙林牡丹园,又迎来花期。
“今年我们上新了一些嫁接品种,如岛锦、初乌,都很受欢迎。”4月9日下午,牡丹园“园主”张铁建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更让人“惊艳”的,是园区9棵30年的牡丹树, 4棵“花王”、3棵“乌龙鹏盛”、2棵“二乔 ”,都相继绽放。
牡丹园。(受访者供图)
牡丹园。(受访者供图)
看品种
30年的“花王”“二乔”“乌龙”又迎花期
4月9日,艳阳,四川来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铁建在太阳最大时,又来到牡丹园的一处小坡上。这里,种植着9棵树龄30年的牡丹,是牡丹园里的“团宠”。
“有3棵乌龙鹏盛、2棵二乔、4棵花王,每棵好几万元,都是我从外地买回来的。我们请专家鉴定,从树高、树形、枝干、花瓣厚度等来看,都是树龄30年左右的牡丹。”
张铁建告诉记者,这些花,购回后,就一直种植在这里,没有移栽过,按照有机生活种植的标准,进行管护。 “虽然才4月,但这几天午后气温快30度了,担心高温暴晒导致花朵枯萎、缩短花期,这几天我们都很关注气温给牡丹带来的影响。”
二乔牡丹。(受访者供图)
张铁建介绍,目前园区有700多亩油牡丹、100多亩观赏牡丹,还有200多亩芍药园,都陆续迎来花期。有花王、二乔、雪映桃花、肉芙蓉、冠群芳、焕彩、桃红、彤云、玫红向阳等,近60个牡丹品种。
最受欢迎的,是“花王”和“二乔”。
花王,是指牡丹里的传统珍品“姚黄”,层层叠叠的金黄色花瓣耀眼夺目,层层叠叠的花瓣,有“姚黄一身金,价值抵万金”的说法。
二乔,则是一种神奇的双色牡丹,同一株上能同时开出紫红色和粉白色两种颜色的花,花型介于荷花型和绣球型之间,有“一株开两色,惊艳四方客”的美誉。
游客在牡丹园赏花拍照。(拍摄:廖桂华)
初乌黑牡丹。(受访者供图)
看颜色
黑牡丹别样雍容、绿牡丹竟像卷心菜?
随着2025西充“一乡一节”暨仙林镇第八届牡丹花季活动启幕,来观赏的游客越来越多。而今年的游客们惊讶地发现,园区里多了一些黑色的牡丹。
“这是我们的新品种,叫‘初乌’,是黑牡丹品种中最黑的一种。”张铁建介绍,“初乌”花朵易吸收太阳光导致受到灼伤,养护成本较高,在自然界中较为罕见。园区里的“初乌”,是技术工人嫁接得来,不多,很珍贵,游客观赏后都称“有别样的雍容魅力”。
放眼牡丹园,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复色等9大色系的牡丹,让绿意昂山的山水之间,满目姹紫嫣红。
同一株上同时开出两种颜色的是“二乔”。 花红白或粉白相间的,是“岛锦”,花朵直径可达18厘米,如红霞织就的锦缎。花色厚重温润、红得发紫的,是“珠光墨润”,是一种中花期品种,可以在四月中下旬观赏。而远看如绣球花,近看似卷心菜的,则是“绿幕”,是一种绿色牡丹。
晨露中的牡丹园。(受访者供图)
30年树龄的牡丹。(受访者供图)
看锦绣
牡丹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牡丹园中,成片种植的500万株牡丹,一片接一片沿着山势蔓延,花瓣层层叠叠,色泽鲜艳夺目,尽显雍容华贵之态。
随着各色牡丹肆意绽放,繁花似锦,游客们穿梭在花丛之间,拿出相机、手机,定格这美好瞬间。更有不少身着汉服的国风爱好者,为缤纷牡丹园增添了一抹浪漫古韵。与此同时,牡丹花市集、牡丹花绘画、竹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同步开展,让牡丹园里一片“热闹”。
而除了农文旅融合的热闹之外,这里还有扎根土地的产业发展。
游客在牡丹园赏花拍照。(拍摄:廖桂华)
为延伸产业链,仙林镇黄楝坪村与四川来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成立了雷竹种植专业合作社、水产专业合作社、绪平种养殖家庭农场、绪红种养殖家庭农场等,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精品牡丹园、千层芍药园、雷竹园等,培育出牡丹花茶、牡丹花酒、竹笋酒、烘制干竹笋等系列“蜀地·牡丹”牌产品,成功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