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社交媒体上出现“成六代”的贴脸降落高清视频之后,很快也出现了“沈六代”的多段最新试飞影像。其中一段影像中,“沈六代”更是掠过拍摄者的头顶和附近的屋顶飞过。展现出了迄今为止最低的试飞高度,颇有种要和“成六代”玩你追我赶的意思。
当然,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和“成六代”不同,北方地区的人口密集度比南方要低上一些。所以,不是“沈六代”的试飞强度比“成六代”低,而是“沈六代”大部分的试飞,都没有被人发现。
而这次“沈六代”高调密集试飞,一方面是为了展示自己的项目进度也不慢。另一方面,是在美国频繁加关税搞事情的情况下,亮一下咱们的“军事肌肉”,作为对美方的回应。
不过,个人认为,在歼-20隐身战斗机和歼-35A隐身战斗机同时服役于中国空军的情况下。“沈六代”和“成六代”对于人民空军来说,并不是“选哪个”的问题,而是“先选哪个”的问题。“沈六代”和“成六代”,搞不好最后都会加入我军的战斗序列。
尤其是“沈六代”,大概率还是“一机两型”的定位。也就是在保障空军型的情况下,还会再推出舰载机版本,部署在人民海军的电磁弹射航母上。毕竟,“成六代”的体型明显超过“沈六代”,上舰部署的难度是要高于后者的。
现在关于“沈六代”,还有两个问题尚不明确。
第一,是“沈六代”是否会推出外贸版本,允许出口?虽然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第六代隐身战斗机可以出售,但参考全球五代机的发展经验,这实际上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在沈飞的歼-35有外贸版本的情况下,“沈六代”也有不小的概率,会推出外贸版本。
至于“成六代”,个人认为其定位和我军现役的歼-20重型隐身战斗机一样,属于“非卖品”。换言之,在我军同时拥有同代重型、中型两款战斗机时,重型机一般都是“非卖品”,而中型机则有一定的概率推出外贸版本。
第二,是“沈六代”是否是一款空优型的第六代隐身战斗机?更大、更重的“成六代”,毫无疑问是一款兼具了空优作战和空对面打击能力的第六代隐身战斗机。那么,出于使用成本和空优作战的考虑,“沈六代”是否会更加侧重于空优作战,也是不少人比较好奇的一个问题。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前美军参联会主席布朗就表示过,NGAD隐身战斗机应该针对欧洲战场和亚太战场的不同,推出不同的作战版本。欧洲战场的更加轻巧,能够在空军基地更多的欧洲空域强化空优作战能力。而亚太战场版本,则可以提升航程和载弹量,侧重于各种远程攻击环境。
美国波音公司的F-47隐身战斗机是否会按照此前美军的设想,推出两种不同的版本,目前还不好说。但“成六代”和“沈六代”,很明显正好可以形成这么一种作战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