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万港漂都在这儿

在香港街头,我们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小摊

比如卖各类街头小吃、蔬菜水果的:


图源:网络


图源:香港文汇网

在街边修手表、修电器的:



图源:香港新闻网

深水埗的鸭寮街 上,挤满了售卖着各类电子硬件、电讯设备的小摊,不愧是闻名遐迩的“电子跳蚤市场”:


图源:网络

还有旺角通菜街,在长达一公里的街道上,琳琅满目的摊位摆满了玩具、饰品、纪念品等价格亲民的商品,堪称大型"淘宝"现场:


图源:网络

这些街边小摊早已融入城市,成为港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摊主们有的是风雨无阻的街坊大妈,有的是穿着低调的中年伯伯,他们......就这么默默地盯着你:


图源:网络

别看他们表面这么朴实,说不定他就是那个年入百万的“隐形富豪”!

摆个摊发家致富

大家总是调侃,“不知道干什么副业好”,“没钱就去摆摊吧”。

毕竟这是最接地气的赚钱路子,低成本创业,说不定摆个摊就能发家致富。

就连圈妹的朋友都这么说:


一个小伙子亲身实践,在香港摆摊卖水晶,一小时就卖出近3000港元。


图源:YouTube

还有一对新婚夫妻表示,家里从爷爷那辈就在街头摆摊卖水果,如今已经发展成一个家族企业,一年能赚10个亿!


图源:小红书

大家都听过的“湾仔码头水饺”也有一个传奇的开始。

创始人臧健和早年独自带娃艰难谋生,从街边摆摊卖水饺起步,发家致富赚了80亿,如今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水饺皇后”。


图源:网络

还有千亿富豪吕志和,“人生第一桶金”来自和祖母在街边“卖小食”。

这类靠摆摊逆袭的故事,在香港似乎一点都不稀奇。

限量版小摊

听起来风光无限,不过在香港摆摊,可不是想摆就能摆。

香港的小摊经济,是妥妥的“限量版”


图源:香港文汇网

在法例上,小贩分为持牌固定小贩流动小贩两类,必须取得由食环署颁发的小贩牌照才算合法。


图源:东网

根据食环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

  • 市区有4651个固定摊位(不包括临时牌照)和97个流动小贩牌照

  • 新界区则有197个固定摊位(不包括临时牌照)和136个流动牌照

并且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起,香港前市政局在一般情况下已不再签发新的小贩牌照。


图源: 食环署

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小摊,有的甚至已经传承了三四代。


图源:香港旅游发展局

香港的小摊文化,其实已有近百年历史

二战时期,由于难民涌入,香港人口从50万暴增至200万,很多人没有正式工作,只能以推车、搭棚子卖东西的方式谋生,摆摊由此兴起,一度撑起全港一半的零售生意。


图源:网络

为了规范管理,港府从1950年代开始发放小贩牌照

直到 60年代,小摊经济迎来黄金时代

其中最有名的,是上环大笪地——不仅能买便宜货,还有马戏、木偶剧、画相、变脸、地道街头小吃……绝对是当时最热闹的集市。


图源:网络

可惜到了80年代,随着香港转型为国际都市,小摊开始被贴上“落后”“脏乱”的标签。

港府而后收紧政策,高压执法+严控新摊+收摊换铺,不少老摊主无奈转型,小摊文化逐渐淡出主流视野。

不过街头巷尾总还保留着一些烟火气。


图源:网络

二十一世纪初,香港经济低迷,为了缓解失业压力,时任特首董建华提出发展“本土经济”,鼓励发展跳蚤市场、临时市集等街头商业模式,让小摊经济重回大众视野。


图源:新浪网

2015年,港府 又 宣 布引进美食车,著名的富豪雪糕车便是当时最吸睛的标榜,成为不少游客来港的必打卡点:


图源:大公网

肯德基、必胜客也来凑热闹: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这也算是“小摊经济”的现代升级版

时至今日,香港的小摊仍然活跃,并逐渐被赋予新的意义。

内地小摊卷进香港

2023年疫情之后,香港旅游业遭到重创。为了吸引更多人来, 港府便喊话要效仿内地,搞旺香港夜市经济!


图源:am730

毕竟内地的夜市小摊可是出了名的火爆。


图源: 小红书

那么在哪里卖?卖什么可以吸引人来?不少港人开始纷纷出谋划策。

有人建议,除了贩卖本地特色美食,还可以邀请他国商贩参与,比如泰国、韩国等,增加夜市的美食吸引力。


图源:网络

有人建议 在尖东办夜市,提倡在晚上9点后允许摆100个美食小摊。


图源:香港01

还有人提议,开展创意市集,让年轻人售卖文创产品,设置打卡点,用华丽的灯饰来吸引人流。


图源:香港旅游发展局

港府也是听劝,迅速响应,在2023年9月14日推出“香港夜缤纷”活动,在庙街增设了近30个美食摊位,带大家感受“不夜”的香港,从而狠狠热闹了一番。


图源:旅业报

不过,这种小摊经济,也不是人人都看好。

小摊直接带来的就是环境问题 ,垃圾、噪音、交通阻塞以及卫生风险等,让不少市民深感忧虑,直言影响了香港的市容市貌。


图源:网络

一个仍在香港街头摆摊的阿姨坦言,现在做小摊的人越来越少,担心自己这辈之后小摊或消失


图源:网络

一是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向往城市,很少人会愿意来摆摊。

二是由于摊位租金和营运成本过高,利润微薄。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这些都限制了小摊的发展空间


图源:东网

那么大家觉得,现在的香港还需不需要“小摊”呢?


本文作者

天天被爸妈远程催婚的 @圈妹

*图像影音及新闻资料来自网络,本文由港漂圈原创,本文图片影音及文字仅作分享,不作为商用,转载请联系港漂圈公众号(ID:gangpiaoquan)

参考资料:

1.《香港街头“开盲盒”:带你走访年入百万的小贩摊主》,香港新闻网,2025-4-6

2.《 我在香港街头摆地摊一小时挣了3000!》,YouTube,2024-5-3

把港漂圈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推送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