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杨阳、晏子涵、贾瑜 记者陈春刚)2025年4月8日,在西兴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榀钢梁精准落位,标志着西兴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渭河特大桥钢梁架设任务全面完成。


智慧运输:破解“巨无霸”构件千里穿行难题

据了解,作为省内最大跨径60米钢梁,其单片最大重量达135吨,运输穿越陕甘两地,横跨千余里,面临“超长、超重、超限”三重技术挑战。项目团队创新性采用“分段加工+模块化运输”的解决方案:一方面与设计单位深度协同,通过优化梁体分段设计,将单榀梁科学拆分为5段,每段长度精准控制在12米以内,完全符合公路运输要求;另一方面建立智能化运输保障体系,全程联合交警部门实施夜间分段护送,科学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并创新性运用“北斗+5G”智能定位系统实现全程实时监控,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急弯、陡坡等复杂路段,动态优化运输路线和车速调控。经过周密部署和精准实施,最终圆满完成这一高难度运输任务,为后续同类工程积累宝贵经验。


质量攻坚:全过程严控铸就精品工程

该项目部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核心理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控制方面,该项目部采取三大创新举措:一是运用BIM技术进行全过程施工模拟,精准优化吊装点位,有效规避潜在碰撞风险;二是创新实施“驻厂监督+飞行检查”双轨制质量管控模式,与制造商建立深度协作机制,通过设计图纸联合评审、加工工艺全程指导等方式,确保钢梁加工精度达到±3mm的高标准要求;三是组建专业质量检测团队,采用“人工检测+智能设备+第三方验证”三重保障机制,对钢梁实施全制造周期质量监控,涵盖外观尺寸、内部结构、焊缝形貌等28项关键指标,确保产品合格率100%,全面达到优质工程标准。

安全防线:织密织牢全方位防护网

据了解,该项目部构建“预防为主、全程管控”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三个维度系统化管控,圆满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一是源头防控,夯实安全基础。建立“三级安全教育”机制,累计开展专项培训6次,实现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推行“班前安全十分钟”制度,结合当日作业内容开展针对性教育;实施安全环保双交底。二是过程管控,强化技术保障。编制《钢梁架设专项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并优化关键控制点5处,组建专家技术团队,实行“一机一指挥”作业模式,设置“双监护”岗位,配备专职安全员全程旁站监督。三是现场防护,筑牢安全屏障。施工现场全方位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和配备齐全的防护设施,为高空作业人员提供专业防护装备及安全施工作业平台。通过系统化安全管理,项目累计实现安全生产工时124天,创造了大型钢结构施工安全管控的新典范,为行业树立安全生产标杆。

本次架设任务的圆满完成,是关键控制性工程渭河特大桥上部施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桥面系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项目部将围绕打造“六个交控”建设作为核心驱动力,以“三高标准”全面推进施工:高标准管理,强化全过程精细化管控;高质量建设,打造品质工程示范项目;高效率推进,确保节点目标按期完成。抢抓施工黄金期,全力冲刺年度通车目标,为交通强省建设持续注入新的活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