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协作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国内13家知名机构共同倡议发起,各成员单位秉持“品牌共塑、标准共制、人员互认、数据互通、资源共享”的理念,致力于构建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协同体系。
首批发起单位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创新区域,包括: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广州)股份有限公司、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天津天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安徽)有限公司、武汉市技术转移研究院、吉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重庆技术转移研究院、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通过。十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但区域间转化服务能力失衡、技术要素流通梗阻等问题仍待破解。为此,联盟应运而生,旨在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打破跨区域、跨领域的协作壁垒,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董事长朱晓宇表示:“很荣幸能够联合国内多家重点区域的知名机构共同发起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协作联盟。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基础创新、源头创新,与联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未来,联盟将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推动国家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地实施;加强区域间协作与交流,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转化效率和成功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推动科技成果在重点产业领域应用,为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