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行,安全第一;团结友爱,遵守纪律......”随着响亮的口号,济宁市梁山县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园。老师们一边组织学生排队一边耐心提醒;部分家长代表身着志愿者服装,挥着小红旗维持队伍秩序;公安交警及时指挥疏散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所有车辆、行人纷纷为学生队伍让出一个安全而温馨的通道......这是梁山县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济宁市梁山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统筹整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构建起“机制共联、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协同育人新格局,深入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

机制共建:织密协同育人“一张网”

在县委、县政府统筹下,梁山县教体局会同各部门逐步完善“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在县妇联的主导下,健全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体系,建立家教指导队伍,丰富家教课程资源;在县委宣传部主导下,会同团县委、妇联、卫健等部门建立全环境立德树人联席工作机制,共同制定“一校一策”协同方案,深入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全县中小学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各种沟通渠道,全面加强家校沟通,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各学校还通过家长委员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扎实进行整改提升,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力量凝聚:打造家庭教育“人才库”

梁山县教体局将教师队伍作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核心力量,通过专业赋能、跨界融合、激励保障等举措,构建起一支“懂教育、善沟通、能协同”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针对新入职教师,开设“家校沟通必修课”,涵盖家访技巧、家长会设计、“紧急”事件处理等内容,全面提升老师们家校沟通能力。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建设,组织家庭教育教研团队,打磨示范课,开展研讨会、公开课和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做好家庭教育骨干指导教师培训,有效提升全县中小学生家长家教水平。建立“家校共育工作坊”,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围绕家校合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享成功案例,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学习。建立教师家校沟通考核机制,激励教师主动提升家校协同育人的能力,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资源整合:凝聚社会育人“强合力”

各学校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构建“1+N”资源支持体系。其中,“1”代表以学校为核心,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N”则代表有益于学校教育的社会力量,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长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和支持学生教育培养工作。配合公安、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完善学生安全防护体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引导等工作。利用梁山教辅产业优势,做好课程、教研等资源共享,开展师资培训,联合建立传统文化、科学体验等教育基地,开展国学教育、“创客”活动等。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家长有妙招”家庭教育系列栏目,家校合力强化学生手机管理。针对特殊儿童,联合卫健等部门,制定一生一案,按照时间节点开展送教、送康、送医活动,并组织县特校与县博爱医院签订医康融合教育战略协议,扎实提升特殊儿童康教质量。联合乡镇社区有关部门,做好留守少年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等关心关爱工作,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落实包保措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关爱与帮助。在县委宣传部、社工部、县关工委、团县委等组织下,各学校学生志愿者团队走进社区、村庄、田野、企业等,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宣传、净化环境、生产劳动等,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活动共融:搭建多元成长“实践圈”

以“五育并举”为抓手,推动家校社资源深度对接。充分利用全县研学基地、劳动基地等,丰富研学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和劳动实践等教育活动。利用梁山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建立中小学生全环境立德树人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学习、动手操作、交流创新等体验活动,不断提升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妥善利用乡村、社区图书馆、文化中心、德育讲堂等,在社会志愿者的帮助下开展阅读学习、文明礼仪等教育实践活动。

配合县委宣传部,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五支队伍”进校园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巡回宣讲活动,增强了学校思政教育力量,巩固了成效。提高了学生思想认识,增强了理想信念,陶冶了情操。部分学校还依托梁山非遗文化资源,开设拓印画、戏曲、剪纸、武术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吸引学生走近传统文化,了解乡土人情,参与劳动技能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家长进校园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课堂,利用自身特长优势,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和理解,并且丰富了学生社团的项目内容,增强了师资力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路。

攥指成拳,合力致远。梁山县将持续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创新举措,凝心聚力,逐步形成特色品牌,为梁山大地上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声明

本文 来源于济宁市梁山县。以上图文,贵在分 享,版权 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