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胸部胀痛会是癌症吗?用卫生纸当卫生巾会得病吗?......”女孩们鼓足勇气向老师道出了心中疑惑。近日,一堂针对留守女童的特殊课在沭阳县颜集镇初级中学开讲,在“时光胶囊”这一环节,孩子们给10年后的自己写了一份信。
这堂课的发起人是国网沭阳县供电公司员工李牧和他的爱人。李牧是司程圩村驻村第一书记,今年3月底,他与司程圩村妇联主任倪敬娥走访学校时了解到,颜集镇初级中学共352名女学生,6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一年与父母见面不超过2次。
“长期亲情缺位与性教育真空会形成双重夹击,很多留守女孩会把正常发育视为‘身体背叛’,甚至用束胸、过度节食等极端方式对抗成长。”该校卫生室张老师说。
从学校回来后,李牧与爱人王苗苗说了这个情况。没想到,在妇幼保健院工作的爱人近期也在关注留守女童问题,她已经和医院提议在乡镇开展巡回“青春期留守女童生理课”计划。李牧两眼一亮,趁机对爱人说:“那苗苗医生第一堂课就放在我们镇吧!”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乡村留守女童生理知识知晓率不足城市同龄人半数,而卫生用品合格使用率更是低至31%。“这些孩子可能正在用三无产品,却不清楚对身体的危害,曾有女学生因劣质卫生巾过敏却谎称摔伤请假。”该校卫生室张老师心疼地说。
“在农村一些学校很多老师会跳过生理健康课,孩子们看到生理图片时脸都红了,头低下去,又悄悄抬起来。”苗苗医生通过女孩子们的提问发现,一些本该在家庭教育中化解的困惑,却在留守女童群体中成为照不到阳光的隐秘角落。当天,供电公司“爱心妈妈团”三位成员也参与了此次活动,她们利用休息时间为孩子们精心挑选了文具、生理期用品等礼物。
“这堂课让我了解了很多知识,我以后会正视自己身体发育问题,不再逃避。”一位女孩大方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洒满阳光的课桌上,女孩们在纸条上留下自己的困惑,后期由苗苗老师和“爱心妈妈”帮助解答。
李牧和苗苗医生还设置了“时光胶囊”环节,鼓励孩子们给10年后的自己写了一份信。“希望孩子们10年后拆开这封信时,都能骄傲地说‘我兑现了自己许下的青春诺言’。”李牧说。
让树成树,让花成花,愿这颗“时光胶囊”能让所有花期的留守女孩开遍青春的天涯。这是李牧和苗苗医生的共同心愿。
通讯员 黄倩倩 郭盼盼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高峰
校对 王丽丽
编辑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