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点击查看



3月28日,由《物流技术与应用》主办、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协办的“汽车与零部件物流数智化升级系列论坛”成都站圆满落下帷幕。此次论坛汇聚了60余位行业精英,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副主编 江宏

论坛开场,主持人、《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副主编江宏的致辞直击行业发展核心:“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以AI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在提速,汽车行业面临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按需定制带来生产方式转变、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等诸多挑战。物流数智化升级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由之路。”江宏指出,论坛筹备期间,项目团队对成都地区30余家汽车与零部件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发现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降本增效、流程优化、供应链可视化是当前企业最紧迫的需求。从佛山站的“高朋满座”到成都站的“座无虚席”,汽车产业链对数智化升级的期待与日俱增,尤其在新能源浪潮下,物流技术必须与汽车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同频共振。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生产管理部经理 曲国杰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生产管理部经理曲国杰女士在致辞中,以三组数据勾勒出汽车行业变革的图景:新能源渗透率预计今年达55%,2030年将突破80%;高阶智驾技术已下沉至7万元级车型,2024年搭载率将达30%;用户需求加速向多元化、个性化演进。面对“电动化冲击、技术普惠化、需求碎片化”三重挑战,她强调:“物流作为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必须通过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实现成本降低、资源整合效率提升,最终为用户创造价值。”

数智化浪潮下,汽车物流的“变”与“新”

关键词:E-Lane物流模式、广义准时化模式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生产控制与物料筹措科专家 黄雪川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黄雪川分享了捷达品牌融合数字化与精益化的实践经验:通过“E-Lane物流模式”打通订单流、车身流与物料流的全链协同——订单流以分钟级排产精准锁定生产节奏,车身流依托数字化仿真实现动态调整,物料流则通过智能算法优化供应链响应,有效控制库存成本。技术应用上强调务实性,引入智能算法辅助决策的同时,坚持“人工经验+系统校验”双保险策略,避免技术盲从;AGV调度与视觉识别技术的落地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人力依赖。

黄雪川总结了数字化转型的几点反思,包括以战略为引领、聚焦核心理念、重视数据管理、关注安全及组织和人员的重要性。他强调:“数字化不是颠覆传统,而是让精益理念穿透供应链的每个节点,唯有流程极致化,技术才能真正释放价值。只有将数字化工具与企业价值链、供应链整体角度相结合,才能实现更好的效果。”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物流规划管理科经理 姜宏毅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物流规划管理科经理姜宏毅先生强调,供应链规划应全链路统筹,从产品设计贯穿至交付。他指出,部分企业效仿日系精益生产却失败,根源在于仅关注仓储、配送等局部改善,而忽略了源头设计。像特斯拉等车企通过精简SKU与共享平台,成功实现从设计端降低物流与供应链成本。

为此,姜宏毅提出“广义准时化模式”,构建“房子图”体系,涵盖规划、配送、生产与交付端,旨在以快速、有序、经济、智能的闭环流程高效履约订单。其核心举措有:规划端依“一个流”设计产线工艺;生产端均衡排产、集中喷涂;配送端与供应商深度协同,用VSM分析优化成本;交付端结合运输方式经济性选最优路径。他还强调,物流成本优化要“算细账”,如评估AGV替代人工需综合多维度。企业管理者要有全局视角,量化各环节成本要素,基于实时数据动态调整,推动供应链从“局部降本”迈向“系统增效”。

智能仓储:从“硬件堆砌”到“场景适配”

关键词:技术选型、ROI评估、柔性升级


上海甲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倪恩润

上海甲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倪恩润先生提到,甲佳智能聚焦四大技术路线——双立柱堆垛机、四向车、托盘堆垛机及小型穿梭车,形成覆盖硬件开发、自主软件到整体交付的全链条能力。在汽车制造场景中,针对重型物料处理需求,其双立柱堆垛机已在龙头汽车企业B公司项目实现承载量从2.5吨升级至5吨,并推出适应-25℃低温环境的冷库型产品,广泛应用于济南、西安、巴西等海内外工厂。

典型案例方面,B公司焊装车间采用立库方案后,单条产线可兼容6款车型生产,相较传统模式减少70%的产线投资,并通过2小时快速夹具切换技术,将车型切换成本降低40%。此外,针对零部件存储需求,四向车系统在零下25℃的新疆冷库实现高密度存储,较堆垛机方案提升30%存储效率。

技术整合层面,甲佳智能构建了"硬件+软件+电控"三位一体体系,自主研发MES、WMS、WCS智能云平台,支持云端部署与本地化服务,有效破解中小企业信息化转型难题。


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专家 定文华

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专家定文华女士分享了广域铭岛在汽车零部件物流领域的数字化探索与实践。作为吉利集团旗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广域铭岛依托汽车行业深厚积累,构建了覆盖仓储物流等核心业务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其孵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并持续领先。基于85%以上技术人员的研发力量,公司打造了工业操作系统及“业务‘速赢’” “‘卓越’运营”两大产品套件,其中业务”速赢“产品套件聚焦整车企业研产供销全链条,形成了从前端订单到结算的仓储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OMS、WMS、TMS等系统整合及硬件设备综合调度,实现人、料、设备的智能协同。

她还通过两个典型案例阐释了方案价值:在电池行业,针对某企业条码管理混乱、先进先出困难等问题,广域铭岛搭建WMS平台,统一物料编码并关联SAP/MES系统,实现拉动式配送与全流程可视化,出入库效率提升超160%;在整车领域,针对多系统割裂、设备利用率低等痛点,构建统一调度平台,通过视觉门收货、AGV智能调度等技术,使收货量提升167%、人员减少超30%,错漏收率下降30%,并有效解决线边物料堆积问题。其方案不仅实现全链路自动化物料配送,更推动柔性生产换线效率提升与员工满意度提高,为汽车零部件物流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泽第咨询合伙人 王长明

泽第咨询合伙人王长明先生基于公司专注于物流咨询领域20多年,拥有200多个项目的丰富经验,他在《汽车零部件仓储物流技术应用分析》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国汽车与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随着物流技术发展和人工成本上升,智能化物流技术应用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行业关注点已从是否上自动化转向如何应用适合的自动化技术。

围绕企业内部物流中存储、拣货、搬运三大关键环节,他就以下话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密度存储,同时满足多样化需求?拣选零件占人工30%-40%,如何降低成本、提升准确性?如何实现仓库及车间内高效、安全的物料搬运?此外,他还对市场上的主流物流技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对比。

对于自动化物流系统项目规划与落地方法,他从规划步骤、规划思路、项目周期、系统架构、投资成本与回报、常用规划方法总结与建议等方面展开,为参会企业提供了全面参考。展望未来,他认为物流装备技术走向成熟并不断创新,将降低设备成本,加速物流装备技术在企业的应用。

互动现场:“全链降本”实战交流

关键词:需求对齐、降本增效、生态共建

在汽车零部件物流数智化转型的互动论坛上,嘉宾们围绕行业痛点、技术应用及未来趋势展开热烈讨论,碰撞出诸多智慧火花。

降本增效是汽车零部件物流数智化升级的核心目标。嘉宾们认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双管齐下。技术创新上,企业可引入自动化仓储系统、智能搬运设备、物联网技术等,提升物流作业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管理优化方面,可通过优化仓储布局、改进作业流程、加强人员培训等方式,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与管理水平。有企业代表分享实践经验,通过实施精益物流管理,优化库存结构,减少不必要物流环节,实现了降本增效。

无人搬运解决方案成为焦点话题。多家企业代表指出,引入无人搬运设备势在必行,但在实际应用中面临技术复杂、效率相对较低等挑战。比如,无人叉车在实现货物精准码垛和多层搬运中,技术难度大,效率常不及人工。设备供应商回应,当前无人搬运技术虽不断发展,但仍有局限。企业可优化仓储布局和作业流程,减少不必要环节。

供应链协同也备受关注。企业代表强调,汽车零部件物流数智化升级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需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例如,与供应商共享生产计划和库存信息,可实现更精准的物料采购和配送,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物流专家表示,实现供应链协同需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和标准体系,确保信息流通顺畅。企业间还需加强沟通与信任,共同制定合作规则和流程,实现互利共赢。一些企业已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供应链高效协同,取得显著降本增效效果。










现场交流

工厂直击:数智化如何助力降本增效?



论坛压轴环节,参会者实地参观一汽-大众成都工厂物流现场,切身感受了 “E-Lane物流模式”的魅力,一名零部件企业代表感叹:“原来以为数字化是‘烧钱’,但看到作业效率提升、人力成本减少,才发现技术升级是刚需。”


下一站,天津!5月16日!

与变革者同行,与前沿技术共振!

破解数智化转型密码,共筑物流升级新生态!

———— 物流技术与应用 ————

编辑排版:王茜

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广告宣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