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2025年4月7日。

人民日报官方报道了一起发生在山西中学的校长贪污校园餐费事件。



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掀起热议。

不少家长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身为教育工作者却从学生的餐费中牟利,这简直是违背良心的行为!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其任职三年的时间里,通过这种手段获取的利益竟然超过了420万元。

而学生实际吃到嘴里的餐食价值还不足缴纳费用的百分之六十。

甚至有些时候,午餐只有素菜,早餐更是简陋到只有包子和稀饭。

家长们辛苦攒下的钱,最终竟成了校长的私房钱。



除了虚开发票、截留餐费外,这位校长连国家补贴的学生餐费也不放过。

这样的行为实在让人感到惋惜。

那么,这位校长是如何一步步实施他的贪污计划呢?



校长“家族式”腐败,餐费成提款机

根据官方通报,事件主角名叫“赵孟锁”,于2021年开始担任山西汾西二中的校长。



刚上任时,他发现学校食堂存在一个管理漏洞。

每次上报食材使用量时,总会存在一定误差。

赵孟锁灵机一动,觉得可以借此机会谋取私利。



于是,他将自己的弟弟赵某亮安排为食堂食材供应商。

同时,将食堂承包给了自己的前同事亢某。

这样一来,整个利益链条都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既让赵孟锁更加放心操作,又确保了利益不外流。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赵孟锁便开始执行他的计划。

他注意到中学生饭量较大,一顿能吃三个包子,而小学生则只需一个。

他就利用这个差异,将多余的包子数量据为己有。



虽然单个包子的价值不高,但考虑到全校学生的数量以及时间积累,金额很快变得可观。

此外,他还采用“虚开发票”的手段。



原本食堂只需要100斤食材,他却申报200斤,从而套取其中差额。

由于弟弟赵某亮正是食材供应商,因此整个过程更加便捷。

除此之外,他还采取“截留餐费”的方式。



每位学生每月固定需缴纳180元餐费,这笔费用仅用于早晚两餐。

中午餐由国家全额补贴,无需额外支付。

然而,由于这笔费用并未受到统一监管,具体花费也无明确记录,导致学生实际消费与缴费金额无关。



而且这180元是由赵孟锁的好友亢某转入监管账户的。

作为食堂承包商,亢某在转手过程中直接截留了超过120万元。

更严重的是,他还通过“重复报账”的方式套取资金。

他虚构运营成本,利用中央财政营养午餐补助金,虚报学生人数以多领取款项。



即使有些学生因故长期请假或退学,他也依然将其计入名单。

这些额外领取的钱款,并未用于改善学生伙食,而是全部落入了自己的腰包。



由此可见,赵孟锁及其亲友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巨额非法利益。

他们不仅骗取国家资金,还侵占家长们的血汗钱。



最终,经官方统计,赵孟锁累计贪污金额超过420万元。

事情败露后,他懊悔地说道:“一手好牌打得一团糟。”

那么,赵孟锁究竟是在哪个环节出现疏漏而被揭发的呢?



食材数量申报与实际不符

其实,赵孟锁的问题最早可追溯至去年4月份。

当时,山西省纪委监委为了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特别关注中小学食品安全问题。



到了2024年6月的一次排查中,相关人员通过监控发现汾西二中存在明显异常。

随后展开详细调查,从食材出入库记录入手,并将入库单与台账进行对比。



办案人员肖静(化名)发现,食材入库的实际重量与票据上的数字完全对不上。

并且当天的监控显示,食堂并未收到任何猪肉食材。

既然如此,为什么票据上会标注200斤猪肉呢?



由此,她意识到有人正在从中牟利。

经过深入调查,她发现了赵某亮与亢某同校长赵孟锁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查明,食堂应购买食材的总金额为1072万元,却被校长等人通过各种手段侵吞了420多万元。



通过这一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学生们实际获得的餐食价值不足缴纳费用的百分之六十。

更糟糕的是,学校还存在用劣质食材替代优质食材的情况。

这些食材是否会对学生的成长发育造成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要知道,现在的孩子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正是需要大量营养的时候。

学校的这种做法,无疑让家长们寒心。

很多学生回家后经常抱怨学校的早餐单调乏味,仅有包子和稀饭。

直到此次事件曝光,大家才明白,那些钱早已被校长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最终,相关部门对18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分。

校长赵孟锁不仅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还因涉嫌犯罪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如今,汾西二中的食堂管理已经得到改进。

学生可以通过刷脸支付来结算餐费,家长也能实时查看孩子的用餐花费。



此外,学校的早餐种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食堂还聘请部分家长参与后厨工作,并设立每月一次的家长开放日。

这样,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用餐,并向学校提出建议。



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孩子们吃得更好,也让家长们更加安心。

其实,类似的事件并非个例。



在今年1月份播出的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中,第一集《惩治蝇贪蚁腐》揭露了一起发生在吉林长春的校园餐回扣腐败案。

具体情况如何呢?



每餐克扣几毛钱,9年狂赚70万

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央视联合制作的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披露。

吉林省某餐饮公司与学校后勤主任戚世国通过回扣的方式,从学生餐费中牟取了70多万元。



这起案件彻底揭开了校园餐领域的“微腐败”黑幕。

网友对教育系统的信任度也因此降至冰点。

涉案公司在2010年开始为第七小学提供配餐服务。

最初每餐8元的标准中,校方与公司约定每人每餐抽取1毛钱作为回扣。



到了2014年,每餐价格上调4元。

于是,他们将回扣提高至3毛。

尽管单餐回扣看似微不足道,但全校数百名学生每日两餐的累积效果却十分惊人。



最终,戚世国个人收受23万余元,而公司将70余万元用于行贿。

讽刺的是,事发后戚世国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他表示非常后悔,认为家长缴纳的餐饮费应该全部用于学生身上,让他们吃饱吃好。



然而,作为一名教师,他却背弃了职业道德,选择了非法牟利。

这不仅欺骗了学生和家长,也毁掉了自己的品德。

如果他没有东窗事发,或许永远不会醒悟。

因此,绝不能让孩子手中的饭碗再次成为他人觊觎的目标。



结尾:

本该滋养祖国花朵的营养餐,却被某些人当作了自己的盛宴。

这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动摇了社会对教育公平的信任基础。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积月累,竟能侵蚀上百万的财政资金。

在推动教育发展的今天,如何确保每一分教育投入都能真正惠及孩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一切都需要更加透明化的管理和更严格的监督。

毕竟,没有什么比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中学食堂420万食材费被贪占,从孩子饭碗里揩油是教育之耻 2025-04-07 12:08·极目新闻



人民日报:中学食堂食材费被贪占四百多万,缩水校园餐肥了谁刘鑫焱、郑洋洋/人民日报



人民网评:对“蝇贪蚁腐”绝不手软 2025-01-06 17:38·红星新闻



一餐克扣几毛钱:校园餐不容如此“薅羊毛” 中国青年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