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关系人民群众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神经末梢”。一直以来,淮北市濉溪县濉溪镇坚持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工作始终,通过“观摩现场找差距、点评会场促提升”方式,着力锻强基层治理骨干力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整体质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濉溪篇章筑牢根基、注入活力。


观摩现场找差距。刘森供图

向深处看,在共建共享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濉溪镇深化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通过与辖区58家机关、事业、国企等党组织构建“组织共建-人才共育-服务共联”三位一体共治体系,搭建居民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沟通桥梁,延长为民服务半径,最终实现“党建引领、服务先行、社会参与、融合共赢”的现代化基层治理新格局。

向细处看,在绣花功夫中提升智能服务能力。根据辖区“高层楼宇多、工贸企业多、建筑工地多”等难点痛点,濉溪镇制定《濉溪镇基层治理三年行动方案》,成立综合指挥中心,搭建民情、企情等4个数据库,依托4G枪机、AI摄像头等前端和中心大屏实时调度反馈,动态掌握辖区群众生产生活、企业经营等信息,统筹应急救援、综合执法等力量,实现信息高效化处置。

向实处看,在急难愁盼中提升矛盾化解能力。为做强基层管理网格,濉溪镇将全镇科学划分为110个网格,探索打造“三零”工作室(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推动应急、公安、城管等条线专业力量下沉基层一线,主动了解群众所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资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矛盾化解能力。


点评会场促提升。刘森供图

向合处点,在统筹协调中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濉溪镇成立城市管理工作专班,通过“全镇一盘棋”统筹多方部门及社会资源,出台《濉溪镇物业小区“红黑榜”考核细则》,建设多元共治、开放共享空间,实现15分钟便民服务圈全覆盖,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我对物业有话说”活动57次,探索城市管理事件“在小区收集、在网格解决”的路径,系统性推进治理升级。

向需处点,在精准施策中提升安全生产能力。为全面提高网格员安全生产专业知识,杜绝“打卡式”巡查现象的存在。濉溪镇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成立1支镇级安全检查队伍,加强对行业部门、网格员、企业安全员的培训,建立网格风险“一张布防图”,分类制定风险巡查清单,完善“一网格一清单”,日常检查电路老化、违规存储危化品等隐蔽风险,实现巡查轨迹可追溯、隐患照片实时传、整改过程全留痕。

向远处点,在未雨绸缪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濉溪镇坚持以“时时放心不下”“勿将今事待明日”的态度,不断强化基层风险识别能力、分析能力、应对能力的提升,聚焦重点人群、领域,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深入分析研判、科学制定预案、全程跟踪督办,构建线上线下闭环处置流程,推动风险防控与办结质量同步提升。(刘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