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伊朗官方媒体当地时间8日报道,伊朗与美国计划于12日(本周六)在阿曼举行谈判。伊方代表是外交部长阿拉格齐,美方代表是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
根据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8日的说法,美国12日将与伊朗进行"直接谈判"。
△伊朗头版新闻网站报道截图
但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朗外长阿拉格齐8日向媒体确认谈判将于12日以"间接形式"在阿曼举行,并否认"首轮谈判为间接谈判,随后将转为直接谈判"的说法。
阿拉格齐指出,若美方通过施压和威胁强加要求,这本质上是"命令式谈判",伊朗不认同这种方式。而"间接谈判"可确保真实有效的对话。伊朗信任阿曼作为中介,并希望美方能展现出达成外交解决方案的严肃意愿,"这才是谈判的关键"。
△美联社报道截图(题图左为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右为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
美国《华盛顿邮报》8日刊发了阿拉格齐的署名文章,称伊朗提出间接谈判,不是一种策略,也不是意识形态倾向的体现,而是一种基于经验作出的战略选择。
阿拉格齐指出,伊美之间面临着巨大的不信任之墙,要想谈判取得进展,双方首先必须就这一事实达成共识,那就是原则上不存在"军事选择",更不存在"军事解决方案"。
△《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截图
"直接"还是"间接"?美伊双方现在对谈判的形式各执一词。尽管只差一个字,但这一细微表述的背后也显示出双方在谈判前仍在进行心理博弈。
伊朗努尔新闻网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美国宣称的所谓"直接谈判",是试图巧妙引导舆论、影响伊朗当地舆情,这是美国对伊朗发动的"心理战"。特朗普此举,旨在争取外交主动权,同时也试图让伊朗陷入被动局面,让外界误认为伊朗是"反对谈判的国家"。
伊朗舆论认为,伊朗政府公开表示将与美国进行"间接谈判",表明伊朗希望根据自身利益,积极主动地引导谈判进程。
《纽约时报》7日刊文指出,如果此次美伊谈判得以进行,这将是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以来,美伊两国首次正式谈判。
△《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秦天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分析指出,美国政府在伊核问题上向伊朗施压进行谈判,就是出于美国利益优先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的需要。
"美国优先":特朗普政府所有的外交政策都是服务于国内政治的,美国不希望在对外事务上花费太多金钱,投入太多精力,更不希望在海外陷入战争或是去打一场新的战争。一旦伊核问题照目前的趋势继续升温,实际上会迫使美国在中东投入更大的军事资源,这不符合"美国优先"的逻辑。因此特朗普要尝试伊核问题谈判的可能性。
"美国党争":之前,拜登政府在伊核问题谈判问题上没有成果,而特朗普就是要通过"谈成"来"反"拜登,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内一个非常特殊的逻辑。
△美联社报道截图(题图左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为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秦天认为,对于伊朗和美国这两个有着浓重敌对情绪的国家而言,把这次在阿曼的会谈称作"谈判"其实有点不准确,用"试探性接触"来表述更为妥当。秦天指出,在目前伊朗与美国极度缺乏互信的背景下,"阿曼会晤"不会触及实质性的内容。
首先,我认为美伊两国在此次接触中会明确谈判意向,就谈判问题进一步释放善意。
其次,双方可能会对谈判的大致框架和范围进行一些初步探讨,试图寻找一些交集。
另外,双方可能会在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上争取早期成果。但至于深入的、实质性的谈判,不可能在这场阿曼接触中完成。
资讯多一点:会谈为何选在阿曼
阿曼同美国和伊朗均长期保持友好关系,近年来一直是美伊之间为数不多的"沟通渠道"之一。
2020年初,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遭美国空袭致死,美伊一度濒临军事对抗。据阿曼政府知情人士透露,关键时刻,阿曼启动秘密沟通机制,协助局势降温,避免了局势升级。
阿曼此前多次在地区冲突等问题上扮演"调停人"的角色。在调解叙利亚冲突、也门冲突等地区问题时,阿曼为敏感议题提供"幕后会场",在关键时刻助推谈判。
素材来源丨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李健南 杨卓英 董晶晶
编辑丨印梅梅 黄涛 杨楠
签审丨侯晨 康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