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惠民安置区包含惠民苑、天福苑、恩泽苑、惠泽苑东区和西区5个社区,搬迁群众达3.5万多人。面对人口众多、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元的治理难题,惠民安置区创新推行“社区网格+物业网格”融合发展模式,整合社区工作者、物业人员、党员志愿者等力量,构建“责任到人、服务到户”的精细化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效能,切实增强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近日,家住天福苑社区的刘海陆遇到了一件烦心事,邻居家装修时将建筑材料堆放在公共通道,影响了他的日常出行。刘海陆想起社区发放的民生服务卡,便详细填写并递交。没过多久,社区网格员和物业人员就赶到现场,经过协调,装修户及时清理了通道杂物。
这张小小的卡片,犹如居民生活的“贴心指南”,卡片上印有网格员、物业人员以及各类民生服务相关的联系方式,居民可以在卡片背面填写自己的诉求,网格员会定期进行收集。
居民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填写民生服务卡。刘思琪摄
群众提出诉求“点单”后,社区进行“派单”,由物业“接单”进行上门服务。这种服务方式,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的闭环流程,让社区与物业紧密协作,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保障社区管理高效运转。
去年以来,惠民安置区积极探索“社区+物业”融合管理模式,将天福苑小区精细划分为7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配备专业网格员,社区书记与物业经理共同担任总网格长,物业主管兼任片区网格长,物业工作人员分包各网格,实现了社区网格员与物业工作人员的紧密协作,凝聚起强大工作合力。
此外,安置区创新推行了“交叉任职”“应急处置”等多项机制,将物业人员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员与物业人员的协同作用,形成“联合巡查、联动研判、联调处置”的高效治理模式,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通报、第一时间告知、第一时间处置,迅速有效地解决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成为居民家门口的“贴心人”。
工作人员依据小卡片内容上门为群众解决问题。郭春帅摄
从“各管一摊”到“攥指成拳”,惠民安置区“社区+物业”的双网融合,重构了基层治理的“四梁八柱”,让社区与物业在信息收集、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环境治理等多方面深度融合,让搬迁群众切实感受到便捷与温暖。这张紧密交织的“同心圆”,是基层治理的创新答卷,更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刘思琪、郭春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