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北边邻居张大叔开始建新房,

那堵高出我家两米的围墙成了夏天里的一道风景线。

"这墙也太高了吧,都快赶上城里那些高档小区了!"村民们纷纷议论。

我气不过想去理论,母亲却轻轻按住我的手臂:"明啊,我们吃点亏没什么。"

我疑惑地看着她:"吃亏?明明是大叔家..."

母亲只是摇摇头,眼里是我看不懂的深意。



01

清晨的阳光洒在村子里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我家所在的青山村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村庄,房屋布局整齐划一,几乎所有的房子都坐西朝东,形成了两条整齐的街道。南北各有一排房子,人们习惯称之为"上街"和"下街"。我家在下街中段,南边是李家,北边是张大叔家。

青山村历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家家户户的房子高度大致相当,围墙也差不多齐腰高,这样既能保持村子的整体美观,也方便邻里之间交流往来。每当有人家要盖新房子,村里的老人都会提醒一句:"高不过邻,宽不超界"。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约定,但几十年来,村民们都自觉遵守着这个默契。

我叫刘明,今年二十七岁,大学毕业后回到村里帮助父母打理家里的果园。我父亲是村里有名的果农,种植的苹果香甜多汁,每到秋季,收获的喜悦总是洋溢在全家人脸上。我母亲则是个温和的女人,为人处世圆融,在村里很有威望,常常调解邻里间的小摩擦。

张大叔是我家北边的邻居,比我父亲大几岁,我从小就喊他大叔。他为人爽朗,做事勤快,家里有一个小型的木工作坊,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能工巧匠。平日里,我家有什么木器需要修理,总是找他帮忙,他也从不推辞,有时甚至不收工钱。我父亲经常说:"有张大叔这样的邻居,是咱家的福气。"

记得小时候,我和张大叔的儿子张小虎是玩伴,常常在两家的院子里奔跑追逐。那时候的围墙矮,大人们坐在各自的院子里,边乘凉边聊天,邻里之间的感情自然而亲密。张大婶做的豆腐脑特别好吃,每次做了总会端一碗给我们家;而我母亲蒸的花卷松软可口,张大叔一家也常常尝鲜。两家你来我往,虽无血缘关系,却亲如一家。

去年秋天,张大叔家决定翻新房子。他的儿子张小虎在省城工作,娶了媳妇,准备把父母接到城里住。但张大叔舍不得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子,决定把老房子拆了重建。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大家都为张大叔高兴,认为这是好事,毕竟谁都希望住上新房子。

张大叔请来了县城最有名的建筑师,设计了一栋两层小楼。开工那天,他特意来我家邀请父亲去看,脸上堆满了笑容:"老刘啊,来看看我这新房子的设计图,不错吧?"

父亲笑着说:"好啊,新房子当然要好好盖,你们家小虎这么有出息,应该好好享享福。"

我也跟着去看了设计图。房子的主体是典型的北方风格,坐西朝东,两层砖混结构,主体高度和周围的房子相仿,保持了村子的整体协调性。设计师考虑到了通风采光,南北各有窗户,看起来很合理。我不禁赞叹道:"大叔,这设计不错啊,既现代又保留了咱们村的特色。"

张大叔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说:"那是,我可是请了专业的设计师。对了,你看,这围墙我特意设计得比常规的要高一些,这样院子里的隐私会更好。"

我当时没太在意围墙的事,只是觉得既然请了专业设计师,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随后的几个月里,张大叔家的新房子一点点成型,主体结构完工后,确实和设计图一样,看起来很不错。

直到围墙开始砌时,我才发现事情与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一天早晨,我起床后发现北边的光线明显暗了许多。走出院子一看,吓了一跳:张大叔家的围墙已经砌到了将近三米高!这哪里是普通的院墙,简直像是一座城墙!和我家院子里不到一米五的矮墙形成了鲜明对比,高出了整整两米。

我站在院子里,抬头望着这堵高墙,心里顿时涌上一股不舒服的感觉。村子里历来房子高度差不多,围墙也基本齐平,这是大家几十年来共同遵守的约定。张大叔家突然砌这么高的墙,不仅破坏了村子的整体美观,更像是在刻意与邻居划清界限。

我急匆匆地回屋,想和父母商量这件事。父亲刚好不在家,只有母亲在厨房准备早饭。

"妈,你看见了吗?张大叔家的围墙都砌到三米多高了!"我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

母亲正在和面,头也不抬地说:"看见了,怎么了?"



"这也太高了吧!都快赶上城里的围墙了,完全不符合咱们村的风格。而且这么高的墙,会不会影响咱家院子的采光啊?"我有些着急地说。

母亲放下和面的盆子,擦了擦手上的面粉,语气平静地说:"他家是新盖的房子,想怎么盖是人家的自由。咱们吃点亏又何妨?左邻右舍的,和气最重要。"

"吃亏?"我有些疑惑,"妈,这不是吃亏的问题。咱们村不都是这么多年围墙差不多高吗?突然冒出这么高的墙,看着就别扭。再说了,这会影响咱家院子的采光和通风啊!"

母亲叹了口气,看了我一眼:"明啊,你也不小了,有些事情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张大叔盖房子肯定有他的考虑,咱们做邻居的,就别太计较了。"

我不解地看着母亲:"妈,您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咱们就这样忍着?"

"忍"这个字在我们农村人眼里有着特殊的意义。长辈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我总觉得,有些事情不该一味地忍让。

母亲放下手中的活,走到我身边,语重心长地说:"明啊,邻里之间最重要的是和睦相处。张家和咱们家几十年的交情了,就算有什么不满,也不能伤了和气。你觉得这墙高了,可人家觉得这样好,各有各的想法。世上本没有绝对的对错,何况只是一堵墙的高低。"

我虽然不能完全认同母亲的话,但还是点了点头。母亲一贯主张和为贵,她的处世哲学确实帮助我们家在村里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但这次,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不痛快。

接下来的几天,张大叔家的围墙继续加高,最终定格在了3.2米的高度,足足比我家的围墙高了两米多。这高墙像一道巨大的屏障,将两家完全隔开,曾经可以轻松对话的两个院子,现在成了两个独立的世界。

村里的人开始议论纷纷。李大妈路过我家门口时,忍不住说:"这张家的墙,盖得也太高了吧,跟个监狱似的!"王叔也摇头感叹:"这么高的墙,热天里得多闷啊,也不知道张老哥怎么想的。"

这些议论很快传到了我耳朵里,我猜张大叔家肯定也听到了。但奇怪的是,张大叔似乎毫不在意,依旧按照自己的计划继续装修房子。有时候在村口碰到,他还是和往常一样热情地打招呼,仿佛那堵墙根本不存在。

夏天来临,气温逐渐升高。我家院子里原本可以享受到南风带来的凉爽,但现在北边那堵高墙成了风的阻碍,院子里闷热异常。特别是午后,阳光直射,院子里简直像一个蒸笼。以前夏天,我常常在院子里支张躺椅午休,现在却只能躲在屋里开电扇消暑。

一天傍晚,我在院子里浇花,突然听到墙那边传来张大叔和张大婶的对话。

"老张,这墙是不是盖得太高了点?听说村里人都在议论呢。"张大婶的声音透过高墙,有些模糊地传来。



"议论就议论吧,又不是什么大事。"张大叔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倔强。

"可是这墙太高了,影响通风啊。你看这几天多热,院子里都没法呆人。"张大婶似乎有些抱怨。

"习惯就好了,再说了,这样也有好处,安全嘛。"张大叔的话让我更加困惑。我们村治安一向很好,几乎没有发生过偷盗事件,他为什么突然这么注重安全?

我正想着,忽然听到张大叔又说:"再说了,这样也不容易被人看到咱家院子里的情况,省得生是非。"

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张大叔家有什么不想被人看到的?难道这高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母亲的声音从屋里传来:"明啊,别浇了,快进来吃饭吧。"

我应了一声,最后看了一眼那堵高墙,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多。母亲说"我们吃点亏",可张大叔家修这么高的墙,到底是为了什么?

02

晚饭时,我把听到的对话告诉了父母。

"爸,你觉得张大叔为什么要砌这么高的墙?"我忍不住问道,"他们刚才还说什么'不容易被人看到家里的情况',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父亲放下筷子,看了我一眼:"小明,别瞎猜。张大叔是什么人,咱们还不清楚吗?几十年的老邻居了,做人做事一向光明磊落。"

"可这墙确实太高了啊,"我不服气地说,"夏天到了,咱家院子里都没法待人了,南风全被挡住了。"

父亲无奈地笑了笑:"这有什么,忍一忍就过去了。你奶奶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邻里之间的事更是如此。张家有张家的想法,咱家有咱家的活法,各过各的日子,何必非要去计较呢?"

母亲在一旁点点头:"就是,人家盖高墙自有人家的考虑。世上本无绝对的对错,何必非要争个是非?"

我看着父母,突然有些恼火:"您二位就这么忍气吞声啊?这不是咱们村的规矩吗?大家房子高度一致,围墙差不多高,这样村子才好看啊!张大叔家突然冒出这么高的墙,完全破坏了村子的整体感,您二位就不觉得别扭?"

母亲放下碗,语重心长地说:"明啊,你还年轻,有些事情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张大叔盖这么高的墙,肯定有他的苦衷。咱们做邻居的,与其去猜测人家的想法,不如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可是——"我刚想反驳,母亲打断了我。

"没什么可是的。"母亲的语气突然严肃起来,"张大叔对咱家一直不错,你小时候生病,是张大婶半夜三更背你去医院的;你上学时书包坏了,是张大叔亲手给你做了个新的;前年咱家果园收成不好,张大叔二话不说借给咱家五千块钱周转……这些你都忘了吗?"

我哑口无言。母亲说的都是事实,张大叔一家确实对我们很好。但这并不能成为我接受那堵高墙的理由。不过看着父母的态度,我知道今晚这个话题是没法继续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张大叔家似乎很少开院门了。以前他们家院门常常敞开着,邻居们串门也很方便。但现在,那扇厚重的木门总是紧闭着,只有张大叔出门办事时才会打开,而且回来后立刻就关上了。这更加深了我的疑惑。

村里的议论也越来越多。有人说张大叔家盖这么高的围墙是怕贼,有人说是为了遮挡视线。甚至还有人猜测,张大叔家是不是在院子里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些流言蜚语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我听了心里不是滋味。尽管我对那堵高墙有意见,但我相信张大叔不是那种人。

一天下午,我在村口的小店里买东西,碰到了张大叔的远房侄子小张。他在县城一家建材市场工作,经常给村里人介绍装修材料。我们聊了几句,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到了张大叔家的新房子上。



"小张,你知道你大叔为什么要盖那么高的围墙吗?"我试探性地问道。

小张挠了挠头:"具体原因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听说,我大叔最近买了不少名贵的花木和盆景,可能是怕别人眼红吧。"

这个解释听起来有些牵强。张大叔一向喜欢种花,院子里确实有不少花草,但从来没听说他对名贵花木感兴趣。

"真的假的?"我半信半疑地问,"张大叔什么时候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

小张耸了耸肩:"我也是听说的,具体情况你得问我大叔。对了,我听说您家最近要翻修水泥地,需要沙子和水泥不?我们市场最近有优惠。"

话题一转,我们开始讨论建材的事情。离开小店时,我的心里更加困惑了。

夏天的热浪一天比一天猛烈。一天中午,我在院子里浇刚种下的几棵蔬菜苗。阳光毒辣,汗水很快就浸透了我的衣背。院子里闷热异常,北边的高墙完全阻断了微风,让人有种窒息的感觉。

正在这时,我听到墙那边传来一阵响动,似乎是什么东西倒塌的声音,紧接着是张大叔的一声惊呼:"哎呀!"

我连忙跑到墙边,大声问道:"大叔,您没事吧?"

墙那边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张大叔有些慌乱的声音:"没事没事,就是梯子滑了一下。"

"要不要帮忙?"我关切地问。

"不用不用,我自己能搞定。"张大叔的语气中透着一丝不自然,然后是匆忙离开的脚步声。

这个小插曲更加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平日里开朗爽快的张大叔,为什么会因为一个小意外表现得如此紧张?难道他家院子里真的有什么秘密?

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趁着夜色,我要一探究竟。

这个想法一出现就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我知道这样做不太妥当,毕竟偷窥邻居是不道德的。但我实在太好奇了,那堵高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夜深人静,月光如水。我悄悄地走出房间,来到院子里。父母早已睡熟,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蛙鸣打破了夜的宁静。我来到北墙边,仰头望去,那堵高墙在月光下显得更加高大和神秘。



我家院子里有一架梯子,是平时摘果子用的。我把梯子靠在墙边,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梯子不够高,只能让我的眼睛刚好越过墙头。我屏住呼吸,向张大叔家的院子望去。

月光下,张大叔家的院子一览无余。新房子已经基本完工,看起来确实比之前的老房子气派许多。院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几个花盆,里面种着一些常见的花草,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名贵的品种。

正当我疑惑于院子里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时,我的目光被一个角落里的东西吸引了。那是一个木制的架子,上面摆放着几个形状奇特的物体,在月光下显得有些模糊。我眯起眼睛,努力想看清那是什么。

就在这时,一声巨响突然打破了夜的寂静!

"啊!"我惊叫一声,身体不由自主地一抖,梯子失去平衡,向后倾倒。我本能地抓住墙头,但光滑的墙面没有任何着力点,我连人带梯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疼痛瞬间传遍全身,我躺在地上,一时间动弹不得。更糟糕的是,巨大的响声肯定惊动了张大叔一家。果然,不一会儿我就听到墙那边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谁在那里?"张大叔警惕的声音传来。

我挣扎着想爬起来,但腿部的疼痛让我无法站立。就在这时,我家的灯也亮了,父亲披着衣服急匆匆地走出来:"明,怎么回事?"

看到我狼狈地躺在地上,父亲立刻明白了什么,脸上露出又气又急的表情:"你这孩子,大半夜的不睡觉,在这儿干什么呢?"

我张了张嘴,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

就在这时,张大叔的声音从墙那边传来:"老刘,是出什么事了吗?"

父亲尴尬地回应:"没事没事,就是小明不小心摔了一跤。张哥,打扰你休息了。"

"哦,没事就好。"张大叔说完,似乎就回屋了。

父亲扶我起来,看我一瘸一拐的样子,摇头叹息:"你啊你,怎么这么莽撞?大半夜的,在院子里干什么呢?"

我低着头,不敢说实话。父亲也没有追问,只是帮我回到屋里,检查了一下我的伤势。还好只是摔了一跤,没有伤筋动骨,休息几天就能好。

母亲被惊醒,听说我摔伤了,连忙起床帮我揉腿,嘴里不停地念叨:"这孩子,真是不让人省心。"

躺在床上,我回想着刚才看到的景象。张大叔家院子里那个木架子上到底放着什么?为什么我总觉得有些眼熟,却又说不上来?带着这个疑问,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我被一阵敲门声惊醒。母亲去开门,我听到了张大叔的声音:"嫂子,昨晚听说小明摔伤了,特意来看看。"

母亲连忙请他进来:"张哥,真是麻烦你了。小明没什么大碍,就是摔得有点疼,休息几天就好了。"

张大叔走进我的房间,手里还提着一个布袋。看到我躺在床上,他关切地问道:"小明,怎么样?伤得严重吗?"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没事,大叔,就是腿有点疼,休息两天就好了。"

张大叔从布袋里拿出一个瓶子:"这是我自己配的跌打药酒,很管用,你擦擦看。"

我接过药酒,心里更加惭愧了。昨晚我还试图偷窥他家院子,今天他却亲自来看望我,还带来了药酒。

张大叔在床边坐下,突然压低声音说:"小明,昨晚你是不是想看看我家院子里有什么?"

我一惊,脸顿时红了:"我……我……"

张大叔微微一笑:"没关系,我明白。最近村里传言很多,你肯定也好奇。不如这样,等你腿好了,我请你来我家坐坐,亲眼看看我院子里到底有什么,好不好?"

这个提议让我惊讶不已。我没想到张大叔会这么坦然地面对我的窥探行为,还主动邀请我去他家。难道他真的没有什么秘密要隐藏?那为什么要砌那么高的墙呢?

我点点头:"好的,大叔,谢谢您。"

张大叔拍了拍我的肩膀,站起身来:"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好好养伤,过两天我来接你。"说完,他向我父母告别,离开了我家。

父亲送走张大叔后,回到我房间,看着我欲言又止。我低下头,主动承认错误:"爸,对不起,昨晚我是想看看张大叔家院子里到底有什么。"

父亲摇摇头:"我猜到了。明啊,你这孩子,有时候太较真了。张大叔是什么人,你还不了解吗?他肯定有他的理由。既然他已经邀请你去他家做客,过两天你就知道真相了,何必急于一时呢?"

我点点头,心里却更加困惑了。张大叔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开放,愿意让我去他家参观?难道那堵高墙背后真的没有什么秘密?如果真是这样,他为什么要建那么高的墙?

接下来的两天,我一直躺在床上养伤,心里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访问的期待。村里的流言似乎更多了,有人说张大叔家在走私贵重物品,有人说他在偷偷种植违禁植物,甚至还有人说他在院子里挖了个地下室,藏了不可告人的东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