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隆化县一老年公寓的大火,20条生命在浓烟中戛然而止。
2024年4月东莞一养老院的火情,4位老人再也没能等来清晨的阳光。
相似的场景刺痛人心,本该是颐养天年的避风港,怎么就成了吞噬生命的深渊?老人们行动不便、消防意识薄弱,这些本该被重点守护的"生命通道",为何总在灾难来临时变成"死亡胡同"?
当家属们跪在焦黑的废墟前痛哭时,不经反思,老龄化社会的安全问题该如何守护?
4月8日21点48分,承德隆化县国恩老年公寓突发的熊熊大火,将20位老人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黑暗中。隆化县民政局称,当前的第一任务是养老院老人的转移安置工作,“先救活人”。
据公开信息显示,该老年公寓在2023年被河北省民政厅评为一级养老机构。
据极目新闻报道,该老年公寓有高墙,外人难以看到院内情况。一名商户称,目前该老年公寓所在地双向路口都已拉起警戒线,外人、车辆均无法进入。“有家属过来了,都进不去。”她家门店离该老年公寓路程不远,平时老年公寓的门不会打开,他们也没有见到过老人出门。
更令人心寒的是,天眼查APP显示,这家成立仅9年的"星级养老院",曾身陷多起服务合同纠纷,甚至成了被执行人。
据央视新闻报道,根据《重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该起重大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要求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抓紧组织开展事故调查,迅速查明事故原因,严肃追责问责。
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紧急赴当地督促指导。
这场大火烧出的背后,引发大众关注的,不仅是20个家庭的破碎,更是老龄化社会安全托底的集体焦虑。
这个不禁想起2024年4月4日凌晨,东莞康怡护理院303房间,一只打火机点燃床单,火苗在20平方米的空间内迅速吞噬生命。这场本可控制的火灾,因人为疏忽演变成4死9伤的惨剧。
调查显示,这起事故是"人祸"的连环爆发:养老院把消防避难间违规改成疗养房,火灾报警系统竟被手动关闭,消防控制室空无一人;三楼喷淋系统管道没水,水泵需要手动启动,导致初期火势完全失控。更令人心寒的是,这些致命隐患并非偶然——养老院日常管理混乱,二次装修违法,消防设备形同虚设。
追责名单的震撼力远超火灾本身:从院长到16名公职人员,从刑事责任到行政处罚,这场火不仅烧出了养老院的安全管理黑洞,更揭开了行业监管的脓疮。当打火机成为夺命凶器,当消防按钮需要手动按下,我们突然发现,那些本该守护老人的铜墙铁壁,早已被利益与懈怠蛀成了空心砖。
养老行业背后的"安全问题”
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已超2.8亿,养老机构的床位缺口却高达千万。在供需失衡的夹缝中,某些民办养老院为抢生源,把安全投入当"成本包袱"。一间房塞七八张床、电线乱如蛛网、员工消防培训走个过场……这些场景在行业内是否存在?而公办养老院呢?有的因年代久远设施老化,有的因管理问题推诿扯皮。当"银发经济"变成逐利游戏,每一场火灾都在叩击整个社会的良知。
别让"夕阳红"变成"暮霭沉沉""
安全之痛,何时休?此次河北承德隆化县养老院火灾事故再次让我们关注养老院安全问题。他们的安全谁来守护,如何守护?大火烧出的不仅是追责名单,更是养老安全体系的重构警报。智能烟感报警器能否强制安装?夜间巡查能否引入第三方监管?从业人员准入门槛该不该提高?这些追问需要答案。
在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为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但比制度更紧迫的,是全社会对养老安全的敬畏之心。当每个家庭都在为老人挑选养老院时,不该只看价格表上的数字,更要多陪陪老人,不定期多看看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摸摸灭火器是否冰冷,多问问夜间有没有人巡房。
毕竟,今天的疏忽,可能就是明天的眼泪。夕阳不该在火光中陨落,愿每处养老院都能成为真正的"生命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