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5年发展预测》(以下简称《发展预测》)显示,2024年中国旅游经济已步入由快速复苏向繁荣发展转型的新周期,2025年主要发展指标预计将创历史新高。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成都稳居清明假期国内热门目的地前三名。成都市共接待游客691.7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6%;旅游总收入达到50.4亿元,同比增长6.5%。数据背后映射出的,不仅是游客数量的增长,更代表着旅游经济正从简单的“规模扩张”走向“品质深耕”的新阶段。成都正用实际行动展现这一趋势,为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蓄力。



成都文旅释放多元化魅力

走进宽窄巷子,午后暖阳斜洒在青石板上,老店门前红灯笼随风轻摆。刚刚结束一场传统手工艺展示的摊位前,几位身着休闲装的市民一边讨论着手中体验项目的创意设计,一边不经意间拍下具有浓郁成都风情的照片。锦里古街上,游客们排起长队预约非遗体验活动,一位来自重庆的游客兴奋地告诉记者:“这里不仅能看,还能亲手体验传统技艺,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与此同时,市中心的文创街区也热闹非凡。晚间,随着夜游锦江“声光电”沉浸秀拉开序幕,灯光交织映衬下的老成都建筑仿佛“活”了起来,一旁的街头艺人以自编自演的地方戏曲吸引了大批观众。现场一位青年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连发动态:“成都这座城,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历史的温度,每一道光影都在讲述文化的故事。”



科技赋能 文旅经济“上新”

《发展预测》明确指出,新一代游客对于文旅产品不仅注重观感,更看重体验感和互动性。成都对此早有部署:依托“旅游+”战略,推动文旅与科技、消费、体育、会展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提升游客体验的重要利器。成都各大博物馆应用的AR导览的互动体验,更是让文物“开口说话”,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清明假期,彭州15条航线完成1.2万单配送,单次飞行成本降至300-600元。而在金堂,30万亩油菜花海上空的“低空赏花”航线,让游客刘女士惊叹:“从百米高空看花田如金色棋盘,川西民居成了点缀其间的棋子!”



文化破局助推体验升级

在传统景区热度不断攀升的同时,成都在推动“生活方式经济”转型上也成绩斐然。金沙遗址博物馆推出的“古蜀夜宴”、成都博物馆不定期举行的文创快闪活动,以及川剧院倾情呈现的夜场变装体验,无不让游客深度参与其中。与家人一道体验了沉浸式“汉唐宋文化”餐秀蜀宴赋的吴女士分享道:“我们不是单纯来拍照打卡,更是深度参与了一场文化盛宴,感受到了成都独特的历史情怀。”



据预测,2025年中国旅游将进一步升级,短途游、文化游、体验游将成为主流消费模式。正如《发展预测》所指出:“文旅产业是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在这一背景下,成都不仅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更以文化自信、创新驱动和城市治理的融合实力,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供图 主办方 编辑 曾雪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