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环境之力润物无声,高校如沃土,图书馆彻夜灯火、实验室思维碰撞、身边同窗切磋共进,当宿舍夜话是前沿论文,食堂闲聊含学术火花,青年自会生出向上攀援的枝芽。这便是"麻田效应":挺拔者相互滋养,自成一片森林。

而这样挺拔向上的人文氛围也需要自然环境的支撑,坐落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商学院就是这样一所物质支撑坚实的高校。



广州商学院坐落在广州市黄埔区九龙大道222号,这座占地1400余亩的校园如同镶嵌在中新知识城片区的教育明珠,地处城市发展新区,这份远离喧嚣的地理位置,让整个校园浸润在湖光山色之中。每天清晨,学生们沿着绿荫环绕的校道走向教学楼,耳畔是清脆的鸟鸣,眼前是波光粼粼的人工湖,这种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环境,为专注治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走进教学区域,智慧化的教学设施让人眼前一亮。400余间多媒体教室全部配备智能冷暖空调,无论盛夏寒冬都能保持26℃的恒温环境;阶梯教室内弧形排列的课桌与可移动拼接的座椅,让案例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变得灵活自如;特别建设的跨境电商实训室里,仿真海关系统与实时数据大屏联动运作,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完全还原真实庭审场景......这些投入超1.15亿元的教学设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无缝衔接。



更令人惊喜的是五层高的图书馆,3172个阅览座位分布在错落有致的书山之间,133台检索机随时可调取287万册纸质图书和274.5万册电子资源,站在落地窗前查阅文献时,抬眼就能望见庭院里盛开的紫荆花。

生活便利性在这座"微型城市"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从20号公寓的京东超市到3号楼的7-11便利店,从各食堂标配的小卖部到40-45栋楼群的校园便利店,步行五分钟生活圈覆盖全部住宿区。



每天清晨七点,烘焙坊飘出的面包香气与食堂现磨豆浆的醇厚味道交织,三块钱就能买到现包广式云吞。校医院24小时亮着的灯箱给学生满满安全感,快递服务中心智能货架日均处理5000件包裹,连缝补衣服、维修电子产品这样的生活琐事,在商业街都能找到专门窗口。

校门口的黄埔区九龙大道地铁站就像连接世界的任意门,D出口正对校门,E出口直通生活区,这种"双地铁口护校"的配置在广州高校中并不多见。乘上14号线向东,1站即达旺村绿地缤纷城,那里的电影院和餐饮街是周末放松的好去处;向西6站直达天河CBD,实习通勤的学生刷着校园无线网处理文件,40分钟就能从课堂切换到写字楼。



更贴心的是,每逢节假日,学校会增开直达广州南站、白云机场的校巴,外地学子拖着行李箱从公寓到高铁站可实现"无缝对接"。

在广州商学院这片融合了现代化设施与生态美学的校园里,学生们既能享受24小时热水供应、独立卫浴的公寓,也能在傍晚时分沿着环湖步道慢跑,看晚霞将钟楼映成金色。当图书馆的穹顶灯光次第亮起,透过落地窗可见伏案学习的身影,而篮球场上跃动的青春身影又与蝉鸣声相和。这种动静皆宜、张弛有度的校园生态,让每个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