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切实将数学核心素养落地于课堂教学,4月3日,广元市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围绕“模型思想”这一核心素养,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教学展示活动。此次展示课由朱小花主任牵头,在高晓铃、何欣、陈晓萍、杨永燕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由龙莉老师执教团队带来一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





课堂展示

(一)趣味导入,点燃思维火花

课堂伊始,龙老师以色彩鲜艳的水果教具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抛出“能否一眼看出水果谁多谁少”的有趣问题。孩子们积极参与,通过摆一摆、比一比的方式,运用一一对应法找出答案。这一过程不仅激活了“一一对应思想”,还瞬间点燃了课堂氛围,为新课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四步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龙老师巧妙运用“说 - 画 - 算 - 验”递进式教学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学习过程。在“说”(阅读与理解)环节,引导孩子们精准提取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画”(分析与解答)时,借助“一一对应思想”,用虚线分割萝卜数量关系,让抽象知识变得直观易懂。“算”(列式计算)时,通过12 - 9 = 3(个),帮助孩子们理解从总数去掉相同部分求相差的解题思路。“验”(回顾与反思)则运用加法验证答案,四步紧密相连,助力孩子们成功构建数学模型。





(三)思维进阶,领悟数学本质

随着课堂的深入,孩子们发现“多几”“少几”可用同一算式。龙老师适时追问原因,引导孩子们思考减法的本质,即从总数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这一引导深化了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了他们的数学思维。





磨课分享

课例结束后,高晓铃老师代表磨课团队对本课设计进行大单元结构分析,从“什么是模型思想”入手,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层层剖析,指出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构建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核心素养。陈晓萍老师从教材、学情、磨课历程等方面进行分享,团队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反复打磨修改,才呈现出这节精彩的展示课。



评课议课

朱小花主任和高晓铃老师率先进行评议。她们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和教学环节等多个维度出发,肯定了课堂亮点,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授课教师明确了改进方向。二年级组张瑜老师从“课堂表达”切入,称赞授课教师语言简洁易懂、逻辑清晰,学生能轻松跟上教学节奏。四年级组胡波老师则聚焦“学生表现”,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参与度高,思维在互动中得到充分锻炼,课堂活力满满。六年级组陈晓萍老师着重评价“教学设计与行为”,认为教学设计合理,方法引导巧妙,助力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几位老师的评议细致入微,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多元的思考视角,让大家对模型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广元市实验小学卢艳华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卢校长点明本节课紧紧围绕“模型思想”这一核心素养,在教学设计上巧妙创设情境,课堂展示中师生互动良好,教学效果显著。同时,卢校长也对后续教研活动提出新要求、寄予新期望,鼓励教师们持续深耕课堂。

数学之旅充满惊喜与探索,本次聚焦“模型思想”的教研活动,将数学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用敏锐的思维探索数学奥秘,使数学成为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绽放光芒。

供 稿:昝 国

编 辑:董 彬

初 审:刘 砺

复 审:卢艳华

终 审:罗德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