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合肥的一个政策引起大家的关注,那就是献血10次,合肥的公交地铁终身免费。
这个消息在社交平台上都刷屏了,根据多家官方媒体的一个报道,合肥市血站已经确认:在安徽省内累计无偿献血10次,总量达到2000ml的市民,可以申请《无偿献血荣誉证》,这个证书有什么用呢?就是可以终身免费地乘坐公交,地铁。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政策来激励大家去献血呢?数据显示:2023年这个合肥的血液采集的总量是突破了40t了,同比是增长了8.3%,已经连续16年蝉联了全国无偿献血的先进市。
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需求的增长,血库仍然要面临季节性的短缺问题,政策制定者显然是希望,终身免费乘车这一个长期福利,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献血的队伍。
早在2023年的时候,安徽全省就推进了献血者三免政策,免费公交,免费公园,免费门诊,但是合肥这次把门槛从全省通用的献血10次,免费乘车,对之前来比力度更大了。
如果对比广州的话,献血40次,换一个优待证,芜湖的三免卡,合肥的这个终身制的实会更加抢眼一点。
安徽合肥的地铁单位人次运营成本是7.39元,如果一个献血者每日通勤两次的话,一年的成本大概是5400块钱。我们参考临床用血的费用可以看得出来,根据《献血法》规定,临床用血费用包含血液采集、检测、储存等综合成本,合肥政策为符合条件的献血者提供公益性回馈。
官方的数据显示,2022年合肥公交集团获得政府的补贴是14.76亿元,政策成本已经纳入了考量当中,合肥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免费交通成本属于公共服务预算范畴,与献血者长期贡献带来的社会效益相匹配。
据合肥市血站统计,政策实施后(2023年),单采血小板捐献量同比增长30.8%,定期献血者中35岁以下人群占比提升至62%,这类定期捐献的热血青年正式政策的目标人群,用终身福利来绑定长期贡献,比一次性奖励更可持续。
合肥近一年推出的创科新城标签,再加上献血换福利的政策叠加。地铁站内的献血主题广告和卡旺卡等本土品牌的联名活动,都在强化热血合肥的一个标签。
政策通过长期福利回馈献血者,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鼓励社会参与无偿献血’条款的本地化实践,即规避了直接钱的交易的法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对献血者,有关单位可以给予适当补贴’,合肥政策将‘补贴’拓展至交通领域,属于地方创新实践。
目前,合肥市血站已联合多部门开展政策效果评估,未来或进一步优化献血激励措施。公共卫生专家指出,公益性回馈需与社会需求动态平衡,避免过度依赖物质激励。
本文信源均来自上游新闻、新浪网、合肥市血站等官方报道,数据真实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