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Carhartt、Dickies 等经典工装品牌开始,工作服风格——包括军装元素,这些带有强烈功能属性的工作服风格一路渗透,不论是粗犷的军装元素,还是强调实用的剪裁结构,逐渐被大量服装品牌借鉴,成了现代男装的基底。

此番我们就来盘点从风格到品牌,工装是怎么一步步影响男装?以及为什么,它能被称为宇宙的原点。





早期工装如何由

「工人刚需」

转型向时尚领域

工装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早期,以棉、羊毛等材质制成的外套厚重耐磨,适合户外多种体力劳动的场合,并且在 19 世纪中叶工业技术的进步下,工装开始形成初步的标准,由牛仔布、帆布等材质制成的工作服,搭配牛仔裤和工作靴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Carhartt 就可以被视作为其中的代表,在 1898 年,Carhartt 由一个家具批发公司转型为工装制造商,在而后的发展中 Carhartt 以铁路工人的需求为模版,制作了大量的规范化工装,并且开始拓展包括工作服在内的、衬衫、鞋子等多个品类。





在 1987 年的时候,Carhartt 开始向日本时尚市场销售工装,紧接着在四年后的纽约时装周上,Carhartt 展示了他们的户外工作夹克,登上 Vogue 和 Bazaar 等时尚杂志,至此工装的受众进一步扩大,核心需求从功能性转向了风格化,开始投入到时尚领域,尤其是在当下的男装设计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广义工装」带领下

工装元素

正面向全新市场

从去年年底巴恩风到美拉德配色,如今工装时尚的定义早不单单限制于美式工装或是日本时尚语境下的工装文化,而是作为一种更为广义的风格被人们接受,并且包括丹宁、军服、工作服等多个品类在内,只要是以实用性为设计出发点的服装皆可以被看作为广义工装。





如今的工装也不拘泥于早期的丹宁、工作靴等固定搭配,例如在工装市场中”常青”的底特律夹克在搭配不同风格的下装时就展现出了极强的适配能力。





时装品牌更是为「广义工装」提供了多样的探索路线,例如在今年大阪关西世界博览会的展示中,Anrealage 的森永邦彥就以 NTT 日本电信电话的员工制服为蓝本,为工装提出新的畅想,日本工人多用的“空调服设计”被采纳其中,通过内置的风扇结构结合波点设计打造立体廓形冷却夹克。



Postelegant 的设计师中田优也则结合了和服的元素,以及使用可回收塑料瓶制成的可再生纤维,打造出了干练利落的工作服。



在细节部分,中田优也通过腰带设计自由调节大小,并且结合 FUROSHIKI 的包袱布设计方便随身携带。


在 25FW 的时装周上,工装元素也保持了一贯影响力,例如在 LV 的秀场上,Pharrell Williams 与 Nigo 携手推出的系列,就将工作服结合刺子绣、和服等传统元素进行再创作,在浅粉色的背景下,呈现了更为柔和的工装系列单品。





在趋势快速轮替的当下,工装元素正借由功能美学、可持续与科技步入更广袤的领域,而工装之所以被称为时尚的原点,正是因为它始终围绕“人”的真实需求而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