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爸还给我买过一个塑料水壶,粉色的,是个兔子的样子,夏天给我带点凉白开,偶尔放点糖精。

当然,冬天不存在带水的问题,渴了回家再喝,大家都一样。

一二年级的时候,有时候我会去我五妈办公室喝水,因为她那时候是我们小学老师。

还有同学是用吊水的那种玻璃瓶,还有树叶的管子和针头,都利用起来,用开水煮过以后,带着白开水,到学校里喝,我那时候很羡慕。

夏天比较好一点,有人给里面泡桑葚,有人放两颗红枣啥的。

冷饮那时候只有冰棍,一年级的时候五分钱一个,到我五年级的时候涨到了一毛钱。

可能是二三年级的时候,上学前去门口地里找我爸,让他给我一毛钱,我想买冰棍,我爸没理我。我站了半天,看没希望,就上学去了。

第一次吃雪糕是上初中的时候,那种奶油雪糕,五毛钱一个,是初三毕业去市里考中专的时候第一次见到,每天中午吃完饭,买一个吃。

夏天水果多的时候,也是吃杏子什么的,但我家的多数很酸,很甜的那种大杏子我家没有,但我大伯家有,有时候会给我一些。

西瓜也常买,有时候是村里有开着拖拉机转乡卖的,便宜一点,家里会一次买二三十个放着,天热的时候就吃。

村里不仅可以买,而且可以用麦子换西瓜,因为大家都没多少现金,所以现金支出都是压缩到极限的,用麦子换肯定吃亏一点,但对农民来说就还能接受。

上中学的时候,第一次见到自来水龙头,打开就出水,很惊奇。

当时学校院子中间有个水龙头,我们白天在那里接水洗脸刷牙,有时候天热了就直接喝。

因为都是地下水,那时候我们那里也不采油,水质很好,真的是有点甜。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划拳,晚自习间隙经常和同学划拳,输了的人喝一趟瓷缸子自来水。

中学食堂可以接热水,我们住宿舍的时候,都自己带暖壶,在水龙头接水。

那时候经常在宿舍白开水泡冷馒头,有时候放点酸菜咸菜,有时候带从家里带来的超好的土豆丁什么的,有点油星,就算是很好了。

我们经常吃油泼辣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里面有点油。

那时候其实一家可能也就两三个搪瓷缸子,其它的水杯很少,因为要花钱买,所以很多人都是用罐头瓶子当水杯。

那时候看到那种端着个罐头瓶子,里面泡着茶叶的人,都觉得跟戴墨镜的人一样,是有身份的人。

其它饮料什么的,中学也很少喝,可乐也是上大学才见到,之前在老家没有见过。

新世纪初那几年,我们老家其实也没有普及可乐,过年回老家见到的最早的可乐还是姜汁可乐,是一升装的那种大瓶子,也是五块钱一瓶,大家都加热以后喝,感觉跟喝黄酒差不多。

不过中学的时候,喝过不少啤酒,那时候还不是雪花、青岛一统江湖,各地都有自己的品牌,我们甘肃基本上都是黄河,还有陕西的汉斯,我们当地也有。

到我大学毕业回去的时候,黄河和汉斯都不见了,一开始还有蓝带、蓝剑啥的,后来就都是青岛和雪花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