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欧洲媒体当地时间5日发文称,近年来,欧盟的酒精消费量出现广泛下降,尽管如此,欧洲的人均酒精消费量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这十年间,欧盟的人均年酒精消费量下降了0.5升。此外,文章还盘点了欧洲到底哪个国家“喝酒最凶”。数据显示,欧盟公民平均每年消费9.8升酒精。就经济和人口而言,在欧盟“四大”国家中,德国(10.6升)的酒精消费量最高,其次是法国(10.4升)、西班牙(7.8升)和意大利(7.7升)。

而去年俄罗斯《独立报》报道称,在过去20年里,俄罗斯不喝酒人数的比例翻了近一番。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称,俄罗斯进入了“新的清醒时代”。有专家称,宣布进入“新的清醒时代”是国家“反酗酒运动”的一部分。然而,俄官方记录的俄酒精产品产量却与调查结果不符。有专家指出,俄国内酒类生产量仍然可观,酒类的“影子市场”依然很大。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近期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20年里,不喝酒的俄罗斯人的比例从2004年的27%增至目前的48%。



一名妇女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一家超级市场选购酒精饮品(资料图)

需要注意的是,去年,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非传染性疾病和创新问题特别顾问高力表示,欧洲地区的酒精消费水平和相关危害记录仍然居世界之首,但戒酒人数却最少。他指出,酒精对人的健康和福祉的危害是毁灭性的,其影响范围远超饮酒者本人,包括家庭暴力、伤害、事故、家庭破裂和心理健康问题。各国需要大力推动实施能够有效减少酒精消费的政策。根据最新的全球可比数据,欧洲地区的男性每年消费的酒精量几乎是女性的四倍,分别为14.9升和4.0升。

同时,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战略顾问、非传染性疾病和创新特别行动主任加莱亚表示:“酒精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加剧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酒精是导致暴力事件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性暴力和性别暴力、道路交通事故等,这不仅伤害了饮酒者本人,也对其家庭和社区造成了广泛影响。”加莱亚强调,公众需要获取足够的科学信息来做出明智的健康决策。因此,“重新定义酒精”运动将通过提供基于证据的科学信息,鼓励个人重新审视饮酒习惯。



超市货架上的葡萄酒(资料图)

二月,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发布的报告《北欧酒类专卖制度:理解其在综合酒精政策与公共卫生中的作用》指出,北欧国家的综合性政策对其他欧盟国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营利性酒类销售模式不同,北欧国家(不包括丹麦本土和格陵兰岛)的酒类专卖制度通过禁止超市和私人零售商销售烈性酒来限制酒类供应。由国家经营的专卖店秉持公共健康重于利润的经营理念,严格控制门店数量、营业时间和销售天数,严格执行年龄检查,并禁止营销或打折。

而在2019年6月,我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报告,首次提出了“少喝酒,不酗酒”。现阶段,消费者对生命健康更加重视,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中国酒业协会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将着力倡导理性、适度、健康的饮酒态度和生活方式,积极推广理性健康的酒类消费新风尚。关于饮酒宣传方面,为避免酒类广告有可能宣传支持饮酒的态度,片面强调饮酒的有益方面,而忽视了饮酒对个人和公共健康的风险。



柜台上的酒精产品(资料图)

另外,参考消息网援引路透社报道,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3日说,酒精饮料的标签上应标明有关癌症风险的警示信息。此举可能预示该行业将朝着更严格的管控方向转变,类似烟草行业。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维韦克·穆尔蒂称,饮酒会增加至少7种癌症的患病风险,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和肝癌,但大多数美国消费者对此仍不知情。穆尔蒂还呼吁重新评估酒精消费限制的相关指南,以便人们在决定是否饮酒以及饮用量时能够权衡癌症风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