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当人们沉浸在祭祖踏青的节日氛围中时,信阳市商城法院执行干警却上演了一场"假日猎赖"的精彩戏码。执行局余小舟、王修成两位干警用行动诠释了"群众过节、干警在岗"的司法担当,让一起沉寂五年的终本案件迎来重大转机。
时间回溯至2020年5月,沈某与童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进入执行程序,32.5万元的执行标的承载着申请人的殷切期盼。然而执行干警通过全国网络查控系统及线下调查,发现童某名下竟无任何可供执行财产。更令人棘手的是,被执行人童某为逃避债务长期在外务工,行踪不定,基本不回老家,案件最终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转机出现在2025年清明时节。4月5日正午,一通急促的电话打破了节日的宁静。"余法官,童某回来上坟了!我等了五年啊......"申请人颤抖的声音里交织着忐忑与期待。接到线索后,余小舟、王修成立即驱车四十余里山路赶赴现场,将正在焚纸祭祖的童某逮个正着。
被执行人童某被传唤至法院后,执行人员反复做被执行人童某的工作,督促其履行判决义务或先履行部分达成和解,但被执行人以手头紧张,找不到钱为由,迟迟未履行。经查证,自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以来,被执行人童某从未主动联系法院,对法院向其发送的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文书也置若罔闻,2020年至今被执行人童某没有偿还的意愿及行为,执行人员当即依法作出拘留决定,将其拘留十五日。
当童某戴上冰冷的手铐后才开始焦急万分,四处借钱未果,经过一系列体检、信息采集等程序,最终将童某送入拘留所。拘留后,童某态度有所转变,表示正积极想办法筹款履行判决义务。
"司法权威不容挑战,诚信底线必须坚守。"本案承办法官表示,每逢传统节日前夕,商城法院都会部署"执行利剑"专项行动,正是要打破被执行人"节日回家、法院休息"的侥幸心理。
清明不仅是慎终追远的时节,更是传承法治精神的重要时机。当祭祖的纸灰随风飘散,我们更应铭记:对先人的告慰,莫过于在世时恪守诚信;对法律的敬畏,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金宏辉 孙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