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直新闻报道,美国国务院批准向菲律宾出售价值55.8亿美元的F-16战机,恰逢美菲联合七国部队启动万人规模军演。中美两军虽在上海举行安全磋商,南海局势仍暗流汹涌。
五角大楼此次军售清单显示,20架F-16C/D Block70/72战机配备112枚中程导弹和36枚精确制导炸弹,每架战机综合成本攀升至2.79亿美元。这个数字比2021年同型战机报价暴涨130%,当时12架F-16的标价仅为24.3亿美元。洛马公司为菲律宾量身定制的"豪华套餐"包含22组先进雷达和12套瞄准吊舱,武器配置规模远超常规采购标准。
F-16资料图
菲律宾国防部"地平线3"计划暴露出危险的战略转向。350亿美元军购清单首次将非法占据的中国岛礁纳入防御体系,配合美军在吕宋岛部署的"堤丰"中导系统和NSM反舰导弹,形成针对巴士海峡的战术包围圈。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近日公然宣称要"应对台海紧急情况",这种越界言论与其军事部署形成危险呼应。
美军专机降落上海虹桥机场的同日,第七舰队宣布联合澳加法等七国启动"对抗北方-2024"演习。1.6万名官兵参与的这场跨国军演,与即将上演的美菲"肩并肩"演习形成战略联动。五角大楼计划在吕宋岛测试的NMESIS系统射程覆盖台湾南部海域,其无人发射车与隐形导弹组合,正将菲律宾变成移动的"导弹货架"。
中美海上安全磋商暴露出根本性认知鸿沟。美方坚持所谓"国际水域自由航行"原则,拒绝承认专属经济区的特殊安全属性。这种立场与其全球部署的142万现役兵力形成呼应——美国海军73%的主力舰艇常态化部署在印太区域。中国外交部明确指出,去年美军累计实施67次南海"航行自由行动",侦察机抵近侦察达1200余架次。
核潜艇资料图
核潜艇建造速度与远海训练频次揭示着深层博弈。美国海军学会数据显示,中国船厂同时在建的核潜艇数量已达6艘,039C型常规潜艇年产量突破4艘。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列装的歼-16战机,去年完成超过400架次远海战巡任务。这种"以攻代守"的态势,正在重塑西太平洋的力量平衡。
造船工业数据折射出战略耐力的此消彼长。中国船舶工业年鉴显示,2023年全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总量45.6%,军舰下水量达到28.7万吨。对比美国海军30年舰艇更新计划,其年均采购量需从目前的8.5艘提升至14艘才能维持现有规模,而中国海军过去五年年均入列舰艇保持23艘以上。
马尼拉湾的潮汐涌动着双重风险。菲律宾空军现役的11架F/A-50战机已发生3起坠毁事故,这种韩国制造的轻型战机根本无法适应高强度对抗。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模拟推演显示,菲军现有防空体系存在87%的盲区,所谓"海上民兵"船只的生存概率在冲突爆发12小时内将骤降至22%。
F/A-50战机资料图
历史经验警示着代理人战争的代价。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向东南亚盟友提供的F-5战机最终损失率达63%,而同期苏联向越南交付的米格-21完好率保持在81%以上。现代空战数据更残酷——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院统计显示,四代机与五代机的交换比高达19:1,这正是菲律宾重金购买F-16背后的致命误判。
黄浦江畔的会谈桌上,双方代表面前的茶杯升起袅袅热气。南海的季风正掠过永暑礁的雷达天线,吹动赤瓜礁菜园里的绿叶。这片祖宗海见证过郑和的宝船,也目送过殖民者的炮舰。如今,钢铁与电波的碰撞在云水间激荡,民族复兴的航程注定要冲破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