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前不久,美国蒙大拿州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Steve Daines)抵达北京展开访问。据悉,戴恩斯此行将在北京同多位中方人士展开互动交流。戴恩斯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了他将访问中国的消息。他当天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特朗普会面,并讨论了相关议题。美国驻华大使馆也通过海外社交平台发布了戴恩斯抵达的消息,并配发了与日前刚就任的美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武安妮(Anny Vu)的合影。
美国(资料图)
戴恩斯绝非普通政客,他是特朗普的坚定拥趸。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两人公共政策立场吻合度高达86%。戴恩斯自身履历也颇为丰富,大学毕业后在宝洁公司任职十三年,还曾作为美国企业驻华高管在中国工作六年。如此经历,让他在共和党内成为少有的对中国有深入了解之人,也被民主党质疑为“中国驻国会大使”。2017年,他在蒙大拿州牧场接待时任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2019年,他还访问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此次他访华,无疑引发诸多猜测。
美国“特使”戴恩斯透露,经贸合作议题是其此次访华重点之一,希望美国能向中国出售更多商品,增加美国就业机会。谢锋大使强调,中美合作从来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美对华出口、中企赴美投资分别拉动约100万个就业岗位,41%在华美企将中国视为全球第二大营收来源,46%表示有望实现盈利或大幅盈利。一直以来,中美在诸多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中国是美国大豆、飞机等重要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中国对美国农产品的大量需求,支撑着美国众多农业州的经济发展和大量农业人口就业。
戴恩斯(资料图)
就在戴恩斯离京后不久,根据新京报报道,外长会见了美国友好人士格林伯格。格林伯格长期关注中美关系,多次呼吁美中加强合作。他强调美中关系对全球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双方应摒弃分歧,寻求共同利益。这一会见正值中美密集接触之际,释放出积极信号,表明中美民间交流与沟通渠道依然畅通,为两国关系改善提供了民间动力。
另外,哈佛大学教授、“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与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美、驻日大使崔天凯,北京对话联合创始人、观察者网董事长李世默,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就多极化视角下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世界新格局下的战略竞争与合作、美国政治动态与对话政策、中美科技竞争新局势、俄乌冲突与地缘政治安全、未来全球贸易与跨国供应链风险研判等展开对话,深刻剖析在全球新格局下的中美关系未来。
联合军演(资料图)
可是美国想要在中美之间画一道线,和中国‘脱钩’。”因此,美国愿意承受贸易战、关税战带来的短期损失,以实现长期的“脱钩”目标。面对美国的单方面施压,中国始终坚持强调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推进中美关系发展。中国深知,中美关系的恶化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历史上所有的“关税战”最终都是双输的结果。因此,中国在采取反制措施的同时,始终保持着谈判的诚意。近期,中国公布了对部分美国商品的关税反制措施,涉及金额相对有限,显示出中国仍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大国间必须避免真正冲突,否则损失不可估量。但更多人的关注点聚焦在这样的转折瞬间:当一方变得越来越强大,那么另一方还能否适应这种新常态?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对于中美而言,会谈只是表面文章,两国之间真正需要调整的是彼此认知。如果过去几十年的交往模式注定行不通,那未来该如何相处便成了一道必答题。而答案或许藏在这样一个现实之下谁能够更好地理解并适应力量转换的新逻辑,就能掌握主动权;否则,无论如何努力,也只会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