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
面对美方50%关税的极限施压,中国外交部明确表态:“美方缺乏对话诚意,中方必将奉陪到底”,此前,人民日报曾以四句犀利评论直指美方问题本质,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图源网络
回望历史,毛主席在72年前提出的战略思想“持久战”与“战略定力”,至今仍然是应对美国霸权的终极答案。
图源网络
那么人民日报究竟说了什么呢?
人民日报
转移矛盾的战术调整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威胁对中国商品追加50%关税,叠加此前已实施的税率,总税率高达104%,这一极端政策背后,既有短期政治考量,也有长期战略意图。
特朗普
同时夹杂着个人执政风格的烙印,2024年美国大选后,特朗普重返白宫,但其支持率因经济疲软通胀高企,美股市值更是蒸发6.5万亿美元,社会分裂面临挑战。
红星新闻报道
通过升级对华关税战,特朗普试图塑造“捍卫美国利益”的强人形象,迎合选民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诉求。
图源网络
近期特朗普政府因股市暴跌和民众抗议陷入舆论危机,通过制造外部“敌人”,可以将公众注意力转向“中国威胁”,掩盖国内治理困境。
特朗普
特朗普惯用社交媒体发布“最后通牒”,此次威胁在24小时内迫使中国撤销反制关税,是其“以压促谈”策略的延续。
图源网络
但这种高压手段早已失效,2025年的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降至13%,反制措施更加精准,中国的“反制12箭”就是最好的证明。
图源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四句话:拆解美方单边主义本质
人民日报曾指出,美方加征关税是逆时逆势的保护主义,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加征高额关税,是典型的单边主义行为。
图源网络
不仅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更会反噬美国自身经济,而且美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注定失败。
图源网络
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对华技术出口,联合荷兰、日本封锁半导体设备对华供应,实则暴露其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意图。
图源网络
然而,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曾直言:“中国的发展靠的是中国人民的奋斗,而不是‘搭便车’”,历史早已证明贸易战没有赢家,美方应该取消全部对华关税。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
美方加征关税导致国内通胀压力加剧,35万亿美元债务危机与港口工人罢工等问题已让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图源网络
而中国商务部早前明确,若美方执意升级贸易战,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反制,重要的是,中国耐心有限,核心利益绝不让步,美国关税会对中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但“天塌不下来”。
美资企业圆桌会
在中美经济工作组第五次会议上,中方严正关切美方对华投资限制、涉俄制裁等问题,强调在台湾、南海等核心议题上“寸步不让”。
中美经济工作组第五次会议
毛主席的“持久战”智慧与破局实践
面对当前困局,毛主席在1953年抗美援朝时期的论断仍具现实意义:“时间要打多久?我们不要做决定,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图源网络
这一思想的核心在于,战略定力,不被牵制:1950年代,美国联合45国对华禁运1700多种战略物资。
美国国旗
毛主席提出“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通过扩大对苏贸易、利用香港转口、发展独立工业,硬生生打破封锁。
环球时报2020-10-02《求是》评论员:中国屹立
以我为主,自力更生:彼时中国在废墟中崛起,如今更具备底气,2024年中国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半导体自主化率突破70%,削弱美国“卡脖子”效应。
新闻报道
团结国际,分化对手:1952年,中国借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与11国签2.24亿美元贸易协议,打破西方围堵。
图源网络
如今“一带一路”贸易额占中国外贸50.3%,东盟、金砖国家加速“去美元化”,美国单边主义日益孤立。
特朗普
结语
美国对华贸易战的本质是“霸权焦虑”,其矛盾在于既想攫取中国市场红利,又恐惧中国技术超越,这种“既要又要”的思维,暴露了其战略分裂与短视。
图源网络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曾说:“胜利属于最坚韧的一方”,中美博弈的结局,不取决于关税清单的长度,而在于谁更能顺应全球化潮流,时间永远站在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