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报道,解放军东部战区宣布在台岛周边开展“海峡雷霆-2025A”围台演习,消息一出震动全球。同一时间,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率团抵达大陆,与国台办主任宋涛展开会谈,这场“军演与求和”的双线叙事,让台海局势瞬间成为国际焦点。

此次演习打破常规,展现出三大战术突破。东部战区首次将演练范围覆盖台湾海峡中部、南部海域,山东舰、辽宁舰两大航母编队分别部署在台岛以东和巴士海峡,形成“关门打狗”态势。解放军还出动轰-6K挂载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射程超2000公里的“航母杀手”,可精准打击台岛关键目标。更引人注目的是,海警船首次参与实战化演练,与海军舰艇协同在台岛周边执行临检拿捕任务,标志着大陆对台海的管辖进入新阶段。



山东舰资料图

岛内民众对军演反应呈现两极分化。股市在军演首日逆势上涨2.82%,部分投资者认为“演习常态化”已成现实。但能源危机的阴影开始显现,一艘原定靠泊高雄港的液化天然气船因演习被迫滞留外海,台当局紧急启动能源应急预案。军事专家指出,台湾97%的能源依赖进口,解放军若持续封锁关键航道,岛内民生将在72小时内陷入瘫痪。

夏立言选择在军演当天登陆,释放出复杂信号。他在与宋涛会谈时强调“两岸同属一中”,但刻意回避“统一”议题,这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此前要求大陆“放弃武力”的表态形成呼应。岛内舆论对此褒贬不一,《联合报》批评国民党“只想拿好处,不愿担责任”,而亲蓝媒体则认为这是“维护台海和平的务实之举”。

国民党的行动背后有深层考量。党内民调显示,68%的民众支持加强两岸交流,但仅23%赞成“急统”。这种民意结构迫使国民党在“九二共识”与“维持现状”间寻找平衡。然而,其内部矛盾也在激化:青年世代主张“亲美和陆”,而传统深蓝势力坚持“宪法一中”,夏立言此次访陆就遭到部分党内人士质疑,认为其“削弱了国民党的本土性”。



赖清德资料图

面对解放军的军事压力,民进党当局陷入被动。赖清德在军演期间罕见沉默,其办公地点被曝光位于解放军模拟打击的汉口街区域,引发岛内对“斩首行动”的恐慌。更讽刺的是,台军公布的应对画面被网民批为“模糊不清”,暴露其防空系统的脆弱性。

民进党的执政根基正在动摇。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的支持率跌至32%,创任期新低。其力推的“17项策略”被国民党痛批为“祸台纲领”,包括将大陆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强推两岸“脱钩断链”等,导致两岸民间交流锐减。台媒直言,民进党正将台湾推向“乌克兰化”深渊。

美国在此次事件中扮演微妙角色。国务院虽未直接批评解放军演习,但同步批准向菲律宾出售20架F-16V战机,被解读为“对台军售的变相补偿”。日本则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增派舰艇,试图分散解放军注意力。然而,美军内部评估承认,若台海爆发冲突,其介入能力有限,“无法在第一岛链内与解放军抗衡”。



F-16V战机资料图

国际社会对台海局势的认知正在改变。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明确支持中国维护主权,欧盟则呼吁“克制”。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联合早报》等东南亚媒体指出,解放军的行动“不是针对台湾民众,而是惩戒‘台独’分子”,这种叙事正在国际舆论场形成共识。

当前台海局势呈现“军演常态化、交流边缘化、民意分裂化”的特征。国民党若想重塑两岸议题主导权,需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提出更具建设性的主张,而非仅仅充当“救火队”。对于民进党而言,继续抱持“倚美谋独”路线,只会加速其政治破产。

大陆的对台政策始终清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此次军演与国民党访陆的“时间重叠”,既展示了维护主权的决心,也释放了沟通善意。正如国台办所言,“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未来台海局势的走向,取决于岛内政治力量能否顺应历史大势,而非逆流而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