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参考消息网报道,据塔斯社消息,俄罗斯舆论调查基金会在3月28日至30日对1500名俄罗斯民众展开民调。结果显示,民众对总统普京的信心较之上周上升了1个百分点,支持率达到了82%。同时,高达83%的受调查公民对普京的工作给予好评。在俄乌冲突仍在持续的当下,这样的数据着实引人关注。

此次民调覆盖俄罗斯51个联邦主体的97个城镇,样本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统计误差不超过3.6%,因此结果具备较高可信度。这表明,即便处于战争状态,普京在俄罗斯民众心中依旧拥有极高威望。从过往经验看,每逢俄罗斯面临重大事件或挑战,普京的支持率往往都会呈现上升态势。此次支持率的提升,与近期俄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出色表现密切相关。普京亲赴库尔斯克前线视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让民众看到了他对国家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民众对其领导能力的认可进一步增强。



普京(资料图)

俄罗斯国内其他方面的民调数据中,对政府工作给予正面评价的受调查者比例为60%,上升2个百分点;认为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工作出色的受调查者占比65%,上升6个百分点。政党方面,统一俄罗斯党支持率47%,下降1个百分点;“公正俄罗斯——为了真理”党支持率3%,上升1个百分点;“新人”党支持率2%,下降1个百分点。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普京个人的支持率和好评率远高于政府以及各政党,这凸显出普京在俄罗斯政治生态中的独特地位。在民众眼中,普京代表着俄罗斯的稳定与希望,即便国内面临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压力,民众依然对他寄予厚望。

在国际局势上,美国近期的一系列举动也颇耐人寻味。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关于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美国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征收更高关税。令人意外的是,俄罗斯并未被列入这份关税清单。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这是因为美方制裁已“阻止进行任何有意义的贸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强调制裁本身已发挥关税作用。

但特朗普在4月7日给出的解释是,“我们实质上没有与俄罗斯做生意”。从数据来看,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美俄贸易额急剧下滑。2013年,美俄贸易额达到峰值382亿美元,而到2023年已降至52亿美元,2025年1月更是暴跌至1.8亿美元,同比下降56.5%。尽管3月俄罗斯出口美国的商品有所增长,达到4.27亿美元,但双方贸易规模已大不如前。



普京(资料图)

就在外界以为美俄经贸关系已冷淡到极点时,美国又有新动作。当地时间4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半数议员(25名共和党人和25名民主党人)联合提出一项对俄制裁法案草案。若俄罗斯拒绝进行“真诚的持久和平谈判”,美国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铀等产品的国家征收500%的关税。这种“二级关税”旨在通过制裁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第三方,间接对俄罗斯经济施压。

当前美俄直接贸易量过少,直接加征关税难以对俄罗斯产生实质影响。美国两党在这一问题上罕见联手,反映出美国政府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对俄罗斯的强硬态度仍未改变。此前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措施,涉及金融、能源、贸易等多个领域,但俄罗斯凭借自身丰富的资源储备、与其他国家加强经贸合作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裁压力,经济并未如美国预期般崩溃。



普京(资料图)

如今,美国试图通过这种近乎“极限施压”的手段,逼迫俄罗斯在俄乌冲突谈判中做出更多让步。不过,这一法案最终能否实施尚不确定。一方面,全球经济早已深度融合,美国对与俄罗斯有能源贸易的国家加征高额关税,无疑会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引发国际社会的不满和抵制,甚至可能反噬美国自身经济。例如,欧洲、亚洲许多国家依赖俄罗斯能源,若因美国关税政策被迫中断合作,将导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企业成本飙升,进而冲击全球经济。另一方面,美国国内对于制裁俄罗斯的态度并非完全一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分歧,这也可能阻碍该法案的推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