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崔桂忠
近日,四川绵阳一家名为“正沃大荒岁月”的门店被曝:将电商平台上仅售200元一箱的牛奶,以6000元一箱的高价推荐给中老年人。该门店通过讲座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产品,涉嫌虚假宣传,目前已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立案调查。
这样的事件,实在令人痛心疾首,每一个字都仿佛是老人们悲伤的呐喊。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宛如汹涌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里,仅保健品诈骗案件就导致老年人损失高达数十亿元,涉及受害者超百万。骗子们就像贪婪的饿狼,紧紧盯着老人的钱包,用那一套套虚假的“温情”伪装,撕开老人脆弱的情感防线。
从“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到“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手段不断翻新,却始终精准打击老人的情感弱点。在一些保健品诈骗案中,他们以“免费体检”“健康讲座”为诱饵,吸引老人参加。讲座上,将普通保健品吹嘘成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的“神药”,口若悬河,天花乱坠。
他们提供给老人的,可能是功能“神乎其神”的“高科技产品”,也可能是看似廉价的套路购物游;更有甚者,使用假冒伪劣、乃至有毒有害的“保健产品”“药物”榨干老人的钱袋子。在这场骗局中,老人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对亲情的信任,对社会的安全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交圈子逐渐缩小,子女又因工作等原因不能时刻陪伴在身边,他们内心的孤独感与日俱增。此时,骗子们叫爹叫妈的“热情关怀”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让老人在情感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即便他们理智上可能对产品的功效有所怀疑,但在情感的驱使下,还是选择相信骗子,陷入了骗局。
老年人的钱袋子连接着财产权益、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每一次“坑老陷阱”的阴谋得逞,消耗的都是宝贵的社会诚信。要打破这种局面,需要家庭、社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
对于家庭来说,子女应多关心老人的生活与情感需求。哪怕工作再忙,也应抽出时间陪老人聊聊天、吃吃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心理状态。同时,要加强对老人的防诈骗教育,通过真实案例让他们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提高警惕。
社会层面,社区、公益组织等应发挥作用,为老人提供更多的社交活动与关爱服务。比如,组织老年活动中心,开展兴趣班、健康讲座等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媒体也应加大对防诈骗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老人的防范意识。
政府部门更要加强监管与打击力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保健品、理财产品等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遏制诈骗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公安部门要加大对诈骗案件的侦破力度,提高犯罪成本,让骗子们不敢轻易作案。
关爱老人,抵御诈骗,不仅是为了守护他们的幸福晚年,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真挚的爱与坚定的行动,为老人打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社会环境,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应有的担当。莫让老人在本应安宁的晚年,成为诈骗的“猎物”,让他们真正享受岁月静好,安度幸福余生。
☆作者简介:崔桂忠,曾任某部队政治委员,海军上校军衔。现任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办公室二级调研员。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