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一位生产经理的简历,感触良多,话不多说,先上经历:
84年,09年毕业于某双非一本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也就算25岁才大学毕业,说实话是有点晚了的,正常应该是18岁上大学,22岁大学毕业,可能有些地方上学稍微晚一两年吧。
毕业后进入中字头号码局,一干就是七年,经历了三个项目,第一个项目干施工员三年,第二个项目和第三个项目都是生产经理,但是我觉得可能第二个项目还没到生产经理的位置,以中字头的尿性,可能是个工程部长或者工程部主任的头衔。
在这七年里,经历的三个项目,应该是有两个完整的项目经理,从地下室施工到竣工交付,期间还拿下了一建建筑和市政,然后过了一年多,估计是看到没什么希望任职项目经理,又或者是觉得一直在外地漂泊不是个事,就跳槽了。
2
跳槽之后先去了一家知名地产的下属施工单位,任职项目副经理,分管工程、安全和商务,我估计主要还是以现场为主的工程和安全,毕竟是中字头施工单位出来的,不可能一上来就分管商务。
这边项目做了三年的样子,又换了公司,那时候是2019年,估计是地产行业开始收缩,公司不再继续扩展,没有项目做,下属施工单位也就裁员了,也可能是他自己想走吧。
跳槽之后去了另外一家排名前十的地产公司,还是下属施工单位,任职项目经理,做了三年多一点,完成了一个项目从打桩到交付的全过程管理,然后,又跳槽了。
其实很多知名地产旗下都有专属的施工单位,最出名的当然是宇宙第一房企下面的某越,毕竟宇宙第一房企向来以高周转闻名,我有好几个同学都在里面干过,现在还有同学在里面做,说实话,那个强度,真不是人干的。
这些地产旗下的施工单位,以前房地产行业火爆的时候,活是不少的,毕竟自产自销,项目结束还能优惠买房或者直接拿工抵房。
但是其业务量也跟母公司的市场策略息息相关,地产行业收缩的时候,这些民营企业也不讲什么情面或者社会责任,直接就是裁员。
所以这位兄弟又回了国企施工单位,其实那时候很多施工单位也在降本增效了,但他还是靠着“多年房建施工经验+一建建筑、市政+注册监理+一级造价”顺利入职,任主管生产的项目部经理,再多熬几年应该还是有机会出任项目经理的,可惜现在这个市场行情,不确定性太多了。
3
这位大哥的经历让我感觉一阵一阵的悲凉,是的,悲凉。
大学毕业进入中字头号码局,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从施工员干到生产经理,拿下两个一建,等了两年多却没有得到证书使用的机会,又常年漂泊在外,逼得没办法,只要跳槽走人了。
其实这时候,但凡公司用他的证书去投标,或者让他去做个执行经理,估计他都不会走,毕竟是央企,毕竟是中字头,又待了那么久,还是校招进去的。
估计,也是没人提。
后面在两家民营企业施工单位打拼,应该工资是不低的,如果地产行业再苟延残喘几年,妥妥就是中产了。
我看完他的经历,觉得很可怕,也很悲凉,他经验比我丰富、证书比我多、能力比我强、学校比我好、应该也比我还要努力,但是他现在的岗位和职级,却是我不想要的。
我不敢想象如果我到了他这个年纪他这个岗位,我会是什么心态,可能会看淡一些?
你说他不努力吗?光是在职拿下屌丝三证,应该就可以看出他的努力程度了;
你说他入错了行?在2019年以前,哪个农村没有一两个在土木行业发财的老板?哪个施工单位的宣讲不是人山人海?
只能说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以普通人的认知,也只能是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前进然后被拍死在沙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