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害我党大量的革命同志,对民主人士狠下毒手的国民党军统高级特务徐远举,自知罪责难逃,随着国民党败走,欲前往台湾,却被及时弃暗投明的沈醉供出了自己的下落。

被捕后,徐远举似乎对自己的下场十分了然,自知作下的孽太多,不抱活着走出功德林的可能,故始终抗拒我党对其进行的思想改造。



徐远举

随着他对自己的放弃,眼见着身边的同志一个个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得到了特赦,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然而,就在他积极自我反省、其反动思想得到了卓有成效的改造时。1973年,临近春节的前几天,功德林正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庆祝新年的到来,徐远举竟十分蹊跷地死了,死状凄惨双眼突出、鼻孔不断地向外渗出血来。

徐远举这一惊悚的死状,由功德林管理机构迅速呈报给了中央,得知徐远举的死讯,在听取了其过于离奇的死亡情状的汇报,无法排除被暗害人为的可能。

周总理对此事十分重视,毕竟这个曾经罪大恶极的要犯当年可是戴、毛时期军统的重要领导人。

掌握着当年国民党内的众多秘密,想处死他的人不在少数,同样这样一个罪无可赦的反革命份子与手里粘着太多的革命英烈的鲜血、太多的家庭与他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影视剧配图

所以,徐远举之死事关重大,周总理一声令下,旋即下令彻查。随着徐远举死亡的真相的查明,他罪孽深重、令人不耻的一生在人们眼前缓缓揭开。

徐远举籍贯湖北大冶,民国三年诞生在本县一户富裕的书香门第,徐家祖上就是读书人,其中他的父辈里更是有三个过了童试得了秀才的功名。

在封建社会算的上脱离了民籍,在地方上具备了一定权势的乡绅地主阶级了,父辈优秀,自然对子侄寄予了厚望。

徐家家风向学,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本身就聪明过人的徐远举蒙学很早,在浓厚的家学氛围中学业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家乡的塾师更是以他为骄傲,从小就过目不忘、博闻强识的徐远举在家乡被誉为远近闻名的神童。

可这个神童却从小过于顽劣了,小时候的顽劣乖张,稍大一些就表现为了凶狠残忍、心狠手辣。

实在管束不了的父亲,将徐远举送进了当时国民党开办的黄埔军官学校,希望可以通过从军可以好好将他的心性好好磨砺磨砺。



黄埔军校

然而,徐父未曾想自己的这一举动,没有让天性顽劣的儿子走向正途反而是滑向了罪恶的深渊。

黄埔出身的徐远举,看不上苦哈哈用命博来军功的大头兵,他在军中无权无势、无依无靠只能凭借自己的踏踏实实地努力一点点的往上爬,他为了权势和军职不择手段,对我党革命同志痛下狠手。

直到1932年,一次因缘际会,基层军官徐远举进入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工作,那时还没有军统,不过徐远举在军统成立之前拜倒在了戴笠门下。

徐远举是个天不怕地不怕桀骜不驯的妄人,什么也瞧不上的他却在日复一日的特务工作中发掘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从小过目不忘、心狠手辣的徐远举充分发挥着自己的“特长”,作为他从事间谍工作的重要手段,为他开展间谍工作取得“杰出”的“成就”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影视剧配图

经他的手刑讯和抓捕的我党同志难以计数,牺牲在他的手里、被他使用酷刑“成功”“策反”的意志不坚定的革命者、被“连根拔起”的地下党组织……都成为他仕途上沾满了血的“军功章”。

随着他的功绩越来越大、资历越来越老,徐远举在军统中的地位也就随之水涨船高。

他渐渐成为了戴笠的左膀右臂,作为军统执掌西南情报部门的半壁江山,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即使在戴笠死后依然权势不衰,继续受到毛人凤的重用。

作为“谦逊”的“毛局长”,不得不倚仗的军统西南半壁的情报负责人,毛人凤得亦十分识趣地尊称其为“兄长”。

解放战争时期,徐远举在军统的声望和权势达到了全盛,也在这个时期,恶贯满盈的徐远举也与他始终忠诚的国民党一同迎来了末路。

1949年年末,徐远举奉命督战云南,国民政府云南省主席卢汉已然决心起义,军统在云南的负责人沈醉亦被起义军控制,在“同志”的出卖下,徐远举被成功抓捕。



沈醉

自知罪责难逃的徐远举被投入改造所之初,明白自己作恶太多,在铁窗内表现的惶惶不可终日,非常担心自己的罪行东窗事发以后会被处以死刑,他看似嚣张跋扈始终嘴硬的外表下,实则是个欺软怕硬贪生怕死的人。

可当他知道连沈醉都能被特赦,重新被人民政府不计前嫌委以新的职务,铁石一样的心肠便慢慢开始融化。

他开始主动向我党寻求合作,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改造。

70年代前后在那个特殊的政治时期,特赦的工作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停滞,眼见着年复一年特赦的名单始终没有自己的名字,徐远举急躁的性子发作起来,工作上毛躁了些得了个差的评价。

这时高血压的老毛病犯下,徐远举又冲了个凉水澡,这才在1973年尚不及花甲的岁数猝不及防地去世了。



影视剧配图

最终,这个恶贯满盈的原高级军统特务,没有等到自己的赦免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