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年人,在刷短视频,明明自己已经是个老油条了,却还是会在某个温暖的角落破防。
让他们破防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是最近网上一对陕西的51岁夫妻,这对夫妻忽然成了160万孩子的电子爸妈。
他们的视频里,永远在对着屏幕里的“孩子”说话:
“我的孩子,今天开心了吗?”
“不管怎么样,回家有爸妈呢!”
“你已经很棒了,别难过。”
这对夫妻其实都是普通人,甚至从小吃过不少苦,但他们拍的视频里,却从来不吼不骂,总是耐心温柔。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大道理,也没有拿腔拿调的鸡汤,只是用最简单的话语,让无数网友在屏幕前红了眼眶。
有网友泪目:“我爸妈不惯我,还有电子爸妈惯着我!”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太矫情了,居然能因为几个陌生人的视频感动到泪崩?
但事实是,很多人真的很久没有听到这样温暖的话了。
《原生家庭》这本书里提到,人的成长经历,会影响他对世界的基本认知。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习惯了被否定,他可能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够好;如果他习惯了被忽略,他长大后可能会不自觉地隐藏自己的需求。
而现实里,太多人从小到大都没被好好夸过。不是所有人都会说“你很棒”,但批评倒是随时都能来一嘴:
“你考这么点分,以后扫大街去吧?”
“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
“别矫情,哭什么?”
所以,当一个陌生人,哪怕是屏幕里的叔叔阿姨,认真地说一句:“孩子,爸妈觉得你已经很努力了”、“ 我的孩子,我不惯谁惯啊。”
这一刻,很多人突然觉得自己也被世界温柔以待了。
51岁夫妻,160万“孩子”
潘虎乾和姜秀平原本只是想记录生活,没想到随便发了几条视频,居然意外走红。
他们的评论区每天都挤满了网友:
“爸妈,我今天被老板骂了。”
“爸妈,我考砸了。”
“爸妈,我好想家。”
更神奇的是,这对电子爸妈居然真的会回复!他们会认真地安慰,每天一遍遍地说:“没事的,都会过去的。”
他们的视频,有一种让人泪目的魔力。比如有一天,他们拍了一条内容:“孩子,想吃什么记得买,别舍不得。”
下面有个网友评论:“爸妈,我过生日了,想吃蛋糕了。”
结果,第二天潘虎乾就拍了一条视频,甚至准备了一个过生日的惊喜,小蛋糕上还插着一支蜡烛:
“来,爸妈给你买了蛋糕,咱们一起过生日。”
有人说,这是电子亲情,是人造的温暖。
但温暖是不是真的,只有心知道。
为什么电子爸妈这么受欢迎?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许多人成年后才发现,自己一直活在小时候的阴影里。
有些人总是害怕出错,因为小时候一犯错就会被骂;
有些人不敢向人求助,因为他们的需求从小就不被重视;
有些人害怕麻烦别人,因为他们总是被说“懂事点,别让爸妈操心”。
长大以后,大家开始理解父母的苦衷,也知道他们不是故意冷漠,可心里那个缺口,依然在。
电子爸妈填的,就是这个缺口。
他们的温柔,不是夸张的、不切实际的溺爱,而是普通家庭里,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一点点善意。
当然,有人会说:“视频里说几句暖心话就够了?现实中当爸妈哪有这么容易?”
的确,做父母不容易,没人天生就会教育孩子。
但真正的爱,不是控制,不是打压,而是让孩子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得轻松一点。
潘虎乾和姜秀平,可能并不能真正代替谁的父母,但他们用短视频,让很多人有了一种错觉——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愿意温柔地对待自己。
而有时候,这种错觉,就是一种救赎。
-The End - 作者-李眉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