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未能按时到校,这一突发状况瞬间让心急如焚的我如热锅上的蚂蚁。我不假思索地先给他爷爷打电话,满心期待能得到些许线索,可电话里传来的却是那令人失望的提示音:已欠费停机。这冰冷的声音仿佛给我焦急的心浇上了一盆冷水。
无奈之下,我又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学生的爸爸打电话,然而每一次的等待都只换来无情的提示:“无法接通”。这接二连三的挫败,让我的心愈发沉重。
此时,在一旁旁观的年轻同事带着些许疑惑和担忧告诉我:“你的电话可能被对方拉黑了。”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在我耳边炸响,使我猛然间清醒了。
回忆起上几次相似的场景,同样是学生逃学,我心急火燎地通知家长去找,可得到的却是家长那充满无奈的声称:“工作忙,请假有可能被开除。”听到这样的借口,当时的我怒不可遏,冲动地怼了句:“你挣钱比孩子还重要吗?!”也许正是这句饱含愤怒的狠话,深深触怒了家长的敏感神经,导致他一气之下把我拉黑了!
如今,学生依旧没到校,而我又始终无法与家长取得联系,我的内心被无尽的焦虑和担忧所充斥。不知道学生此时究竟是在家中安然沉睡,还是又一次任性地逃学在外。作为老师,面对如此艰难的困境,我究竟该何去何从?
网友们针对此事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议论。有的网友说道:“报告领导,情况汇报清楚,把自己的责任撇干净,可以在班级群里,发消息,让他看到后回复你,他不回复,那是他的问题,出了问题,与你无关。”这位网友显然认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明确责任的归属,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网友建议:“报告校领导,录音,报警,录音,打电话给家长不通的截屏。”这种做法显得较为谨慎和周全,通过留存各种证据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
也有网友提出:“换个号码打,但是最好要有录音保护好自己。”这一建议旨在通过变换联系方式来尝试突破困境,同时强调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更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的见闻:“有可能是孩子给你拉黑的。我见过这样的孩子,老师找了家长一周,最后让其他老师找到家长单位了,才知道是孩子拉黑的。”这个例子生动地展现了类似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人不禁对当前的状况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这些网友的议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多样的思路和参考,但也反映出在面对这类情况时,大家的担忧和谨慎。究竟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判断。
笔者坚定地认为,在处理诸如此类的复杂情况时,保护好自己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应当抓紧时间向级部主任、副校长以及校长进行报告,详细而全面地陈述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学校管理层能够及时了解情况。
随后,再次尝试给家长打电话,并发送信息。倘若电话始终打不通,那么就需要查阅学生的学籍档案、信息表等相关资料,寻找学生所有家庭成员的电话号码,并逐一拨打(前提是存在其他成员的电话)。同时,在家长群里郑重地@该生家长,以引起其关注。
即便电话依旧无法接通,但是您所拥有的通话记录能够有力地证明您已经积极地通知了家长,切实尽到了身为教师应尽的责任。
如果得到校长的允许,应当迅速约着同班任课教师一同前往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在此过程中,务必切记保留您的一切通讯记录,包括打给学生家长的电话记录、发送的信息内容等等。因为一旦该生发生任何意外状况,这些保留下来的记录将能够为您免责提供确凿无疑的证据。
教育领域中类似的责任界定问题并非个例。在过往的一些案例中,由于教师未能妥善保留相关证据,导致在面对突发情况时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不仅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也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们更加需要具备这种强烈的证据留存意识,以保障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