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军事网站《1945》刊文对美国第六代隐身战斗机F-47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美国的第六代隐身战斗机如果想要在战争中击败中国,那么需要具备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特征,那就是必须具备足够大的航程和作战半径。
美媒认为,对于美国空军来说,欧洲战场和亚太战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作战环境。美国空军的战斗机在欧洲战场上,有大量的空军基地作为支持。所以,针对欧洲战场设计的美军战斗机可以更加“轻巧灵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F-22隐身战斗机。虽然以目前的眼光来看,851公里左右的作战半径对于一款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来说,确实是不够看。但F-22隐身战斗机设计的初衷,并不是在亚太地区作战,而是为了压制欧洲战场上各种型号的“侧卫”系列战斗机。
所以,航程和作战半径,并不是F-22隐身战斗机当年最关键的技术指标。
而亚太战场则完全不同,虽然美军在亚太战场上同样部署有大量的军事基地。但随着中国远程攻击能力的不断提升,这些美军基地在战时就算能够幸存下来,其对美军战斗机的支持能力也很让人怀疑。所以,对于要在亚太地区作战的美军战斗机来说,航程和作战半径就是十分必要的。
实际上,美军很早之前也有差不多的打算。美军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布朗就曾经表示,美军的NGAD隐身战斗机项目,应该分别针对亚太战场和欧洲战场,推出远程版本和轻巧版本。由此可见,美军对这两大战场的空中作战差异,实际上是很清楚的。
不过,现在美军想要的东西,貌似中国先给做出来了。
目前体积更大、航程更远的“成六代”,毫无疑问就十分适合在亚太地区进行远程海空长时间作战。而体积相对来说较小的“沈六代”,又可以充分发挥出轻巧灵活的优势,甚至不排除接下来有上舰部署,成为中国第一款第六代隐身舰载机的可能。
那么,美国的F-47隐身战斗机,有可能会针对美媒所说的这种情况,专门推出“亚太定制版”和“欧洲定制版”吗?个人认为,可能性非常低。
因为目前美国波音公司,不要说工程原型机了,连技术验证机的实体机都还不敢拿出来。不用说,肯定是F-47项目目前连技术验证机都还没敲定,还需要对机体细节进行不断修正。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目前F-47只敢放出前半截机身正面照:不然后续修改幅度太大,就又要解释一大堆。
所以,对于美国波音公司来说,搞出一款可用的第六代隐身战斗机,比搞出一款能够让美军用得顺手的第六代隐身战斗机更加重要。后者决定的是美军的满意度问题,而前者决定的是美国波音公司在第六代战斗机时代的发展问题。
如果非要选择的话,个人认为美国波音公司的F-47,还是会更加偏向于考虑亚太战场的作战需要。毕竟,俄罗斯不要说第六代隐身战斗机了,现在连第五代隐身战斗机都还没搞利索。
很明显,对于美军来说。目前在第六代隐身战斗机领域,中国所带来的威胁,是要远远高于俄罗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