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山西省发改委项目推进中心获悉,作为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的朔黄铁路,其小半径曲线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目前项目推进顺利,预计今年8月初具备全面开工条件。
朔黄铁路承担着晋陕蒙煤炭外运至沿海港口的重要任务,年运量超3.6亿吨。随着运量逐年攀升以及万吨、两万吨重载列车常态化开行,山区地段小半径曲线地段线路病害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运输效率和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为此,朔黄铁路小半径曲线改造项目应运而生。
该改造工程已列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以及国家重大项目清单 ,其中山西段一期项目列入山西省2023 - 2025年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名单。项目总投资估算103.23亿元,山西段投资44.5亿元,征地541.5亩,分两期实施。山西段一期项目投资17.64亿元,征地75.2亩,涉及忻州神池、宁武两县,主要对神池、宁武两段5条400m和1条500m小半径曲线进行改造,改造线路总长5.74双线公里,建设工期3年。
2024年5月31日,项目核准获省发展改革委批复;2024年10月30日,环评、水保等项目开工前置文件全部取得批复,并在宁武县组织召开开工启动会,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截至目前,项目临建工程已完成50%,累计完成投资79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3月,山西省项目推进中心转型项目部、投融资服务部赴宁武现场上门服务,与朔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总指挥长以及宁武、神池县直相关部门深入交流,协同市县两级政府,共同解决了朔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山西段一期、二期)前期工作遇到的五方面问题。座谈会后,项目专管员每周跟进,有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朔黄铁路不仅在运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成果丰硕。其构建起覆盖智能调度、自动驾驶、数字孪生的技术体系;2024年4月,总长4公里、载重3.24万吨的重载列车成功开行;自主研发的智能重载综合检测车,实现了对轨道、信号、接触网等设备的毫米级监测,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2% ;今年3月22日,国内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在黄骅港站正式投运,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朔黄铁路小半径曲线改造工程完成后,运输能力将大幅提升,上行正线煤炭运输可达4.5亿吨/年,下行反向非煤运输6000万吨/年。神池段预计2027年6月底投运,宁武段预计2027年12月底投运 。届时,将彻底消除小半径曲线安全隐患,显著提升列车运行品质,进一步提升国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国家能源运输高效畅通提供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