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国防部发布了一则重要消息,宣布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标志着解放军继吉布提之后的第二个海外保障基地已经成型。
国防部发布
对此,国内军事专家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他们表示,由柬埔寨云壤海军基地升级改造而来的这一中心,不仅能够支持两栖攻击舰的停靠,甚至连航母和万吨级驱逐舰也能顺利入驻。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对于我国的战略意义究竟有多大呢?
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挂牌仪式
“马六甲困局”的由来
马六甲海峡是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理的一条重要水道,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近代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
对我国而言,这条海峡在能源进口和军事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我国最南端的港口,距离马六甲海峡也有上千公里之遥。
马六甲海峡
因此,在面对如此关键的马六甲海峡时,我国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这种局面也逐渐被西方称为“马六甲困局”。
他们经常将这条海峡描述为我国的一个“战略弱点”,声称一旦局势发生变化,封锁马六甲海峡就能对我国造成致命打击。
不久前,随着国际局势的再度紧张,“马六甲困局”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马六甲海峡
美国很早就将马六甲海峡列入了必须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名单之中。其在新加坡建立军事基地的目的,也被外界解读为试图通过军事力量完全掌控这条海峡。
事实上,这种猜测与现实相差无几。否则,美媒等西方媒体也不会频繁提及“马六甲困局”这一概念。
马六甲海峡
要知道,尽管马六甲海峡由三国共同管理,但其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却异常狭窄,最窄处仅有37千米,这使得它比其他海峡更容易被封锁和控制。
那么,面对长期存在的“马六甲困局”,我国又该如何确保自身的能源安全呢?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国最初采取了多种措施并行的方式,其中最直接的做法便是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例如,从2013年到2023年的十年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增长幅度达到了42%。这一成就使得我国近年来的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同时,优化能源结构也是我国的重要举措之一。如今大力发展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正是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如果这些努力仍不足以彻底改变“马六甲困局”的影响,那么我国积极推进的油气进口来源多元化布局同样不容忽视。
中国石油
同样是从2013年开始,我国的油气进口国数量从原来的33个增加到了现在的55个。这种近乎翻倍的增长,使我国的油气进口方向从中东扩展到了亚欧以及南北美洲,原本单一的进口通道也逐步转变为海陆并行的模式。
报道画面
经过这一系列调整,原本可能对我国能源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马六甲困局”,似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影响力。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我国的目标并非仅仅是减轻“马六甲困局”的影响,而是要彻底打破这一困局。
以上信息来源:环球时报2024年7月30日““马六甲困境”停留在西方假设中”
海外保障中心的意义
根据当天国防部发布的消息,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两国军队开展地区反恐和联合训练等行动。
在挂牌仪式上,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与我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分别发表了致辞。随后,中柬两军组织的“金龙-2025”联合演习也正式启动。
这些动作无疑向外界展示了中柬合作的坚定决心。
报道画面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防部公布的信息较为简短,但军事专家们的解读却相当丰富。
针对外界关于这是我国继吉布提之后第二个海外保障基地的说法,有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们指出,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完全由解放军独立使用,而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则是中柬双方共建共用的设施。
吉布提保障基地
因此,绝不能将其简单地视为我国在柬埔寨建造的海军基地。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实的,实际上这是我国与柬埔寨合作建设的项目,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柬埔寨提升军事现代化水平。
这一点需要外界明确区分,我国的初衷只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在此基础上,随着我国海军未来的发展需求,可能会与其他国家合作建设更多的海外保障中心或基地。这一点值得特别关注。
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卫星概念图
此外,我国军事专家邵永灵还补充了一点,长期以来,我国海军走向世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海外基地数量不足,导致军舰只能长时间漂泊在海上。
如今,随着位于泰国湾入口处的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正式启用,那些长期在外执行任务的军舰终于有了一个绝佳的停靠点。
无论是两栖攻击舰、航母还是万吨级驱逐舰,都可以在这里得到休整。
以上信息来源:京报网2025年4月6日“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中心启用,军事专家:提供了一种探索模式”
自从解放军入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后,我国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各项行动都得到了极大的便利。
而现在,随着我国第二个海外保障基地的正式运行,其在未来发挥的作用必将更加突出。
我国海军编队访问柬埔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