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伊“火药桶”滋滋作响的背景下,伊朗一队人马抵达莫斯科,与中俄就伊核问题展开磋商,此举相当于一脚把美国给踢下了桌。



(中俄伊早已达成重要共识,对单边制裁行为表示坚决抗议)

1、中俄伊如期会晤,中俄说了句公道话

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于伊朗的政策一直充满了火药味。这种近乎逼迫的政策风格,让伊朗相当不爽。而最近的事态发展更是令人担忧,仿佛“热战”的警钟已经敲响了,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让中东这片土地再次感受到了战争的阴影。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俄伊三国展开了会晤,中俄齐齐发声,也算是替德黑兰说了句公道话。

中俄明确表示,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才是避免冲突升级的合理途径。此外,这次会议中提到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如何应对非法单边制裁,一直以来,单边制裁是某些大国惯于施加压力的一种工具。

对此,中俄伊达成共识:应终止所有非法单边制裁。这不仅仅是对维护国家主权的强调,更是对国际公平正义的捍卫。



(伊朗有权利和平利用核能,美国无法认同这一点)

同样,伊朗的和平核计划也在这次会议中得到了支持。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国,伊朗有权利和平利用核能。可以说,中俄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不仅是对伊朗的声援,也是对国际规范和秩序的尊重。

2、伊朗在中东的军事力量,出现快速收缩

然而在这个时候,伊朗内部传出一个坏消息。

自从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朗革命卫队就一直积极扶植什叶派民兵组织,以扩大其在伊拉克和整个中东的影响力。这些民兵,虽表面上被视为非正规武装,但实际上,他们拥有的不仅是战斗意志,还有强大的武器装备支持。

然而,在美国的步步紧逼下,伊朗支持下的多个伊拉克民兵组织选择了交出武器。这一决定在外界看来,犹如“背水一战”,反映出伊朗在没有进一步军事支持的情况下,被迫在战略布局上做出了重大调整。



(多个民兵组织解除武装,伊朗曾一手扶持的“抵抗阵线”正在收缩)

这种突然的权力真空,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整个中东的力量对比。可以说,伊朗的这一退让,标志着其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进一步收缩。曾几何时,伊朗在中东可谓“呼风唤雨”,而如今面临的是逐步失去盟友的窘境。

随着伊拉克民兵可能的“弃械投降”,伊朗在区域内的战略空间明显受限。即便仍有像胡塞武装这样的盟友,其力量也已大不如前。

与此同时,美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3、抗议潮此起彼伏,特朗普总统宝座摇摇欲坠

在挥舞“关税大棒”之后,特朗普政府在美国国内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以万计的民众走上街头,抗议特朗普的错误决策,美国民众对总统不满的声音席卷全国。这波抗议浪潮成为特朗普总统任期内面对的最大危机之一。



(美国民众举行抗议集会,对特朗普各项举措表示不满,要求其不要胡乱干预)

此时若再贸然掀起对伊朗的战争,无疑将火上浇油,把情况推向一个失控的边缘。那么特朗普好不容易争来的总统之位,也将摇摇欲坠。

整体而言,若美国或者伊朗将战争视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那么结果就只有两败俱伤,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如果重新回到谈判桌,方有生机。

但目前双方频繁隔空撂狠话,气氛闹的十分紧张,加上多年来制裁引起的恩恩怨怨,在一定程度上,美伊之间少不了一次大型的“刮骨疗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