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娲是身份最多、地位最高、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女娲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厚重的历史内涵和社会意义。

首先,在中国上古神话体系中女娲是神,是至高无上的“创世之神”和“大地之母”,有着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伟大功绩。传说女娲是七天创造了万物,其中第七天用泥土创造了最早的人类;传说上古时期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漫天民不聊生,女娲锻造五彩石,以身补天。

其次,在中国上古帝王世系中女神是王,是有着显赫地位的“三皇”之一。《三皇本纪》等将女娲与伏羲、神农或祝融等并列为“三皇”之一,《帝王世纪》等记载伏羲封女娲于汝水之阳。传说女娲改制了婚姻制度和礼仪制度,被后世尊为婚姻女神和礼仪女神。

第三,在中国上古民间传说中女娲是人,是伏羲之妹,兄妹成婚而成为伏羲之妻。《风俗通义》记载伏羲女娲为兄妹,《独异志》记载伏羲女娲兄妹成婚,女娲是普普通通的人。

关于女娲的时代,自古至今也是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处于同一时期,距今四五千年;有人认为女娲与伏羲同时代,距今六七千年;有人认为女娲不但早于伏羲、燧人氏,也早于有巢氏;还有人认为女娲是创世之神,比人类诞生的时间还要早。

一天社认为,女娲应该早于有巢氏和燧人氏,是旧石器时代末期的统治者,距今约20000年至30000年。女娲氏之后,其后世氏族成为王族,女娲氏族首领继续“王天下”,直到距今15000年左右被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取代。

女娲造人补天虽然是神话传说,但也蕴含着厚重的民族精神,并且必然有着一定的历史依据,应该是中国上古文化的历史记忆。

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即便距今20000多年的女娲时代,也并非是蒙昧落后的文化荒漠,而是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