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发起史无前例贸易战,没想到48小时美股史无前例暴跌47万亿,美物价暴涨30%,民众疯抢中国货囤积物资,国内一片混乱,关键时刻特朗普继续嘴硬:中国肯定损失更大。
01.2天暴跌47万亿,物价暴涨30%
自特朗普执政以来,“贸易战”一直是其标榜的主要对外政策工具之一。尤其是在其关税政策的主导下,不仅中国,几乎所有与美国有较大贸易往来的国家,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额外关税冲击。
特朗普政府曾宣称,采取强硬的贸易立场有助于“让美国再次伟大”,促进国内制造业回流。但结果截然相反,这种极度草率地单边行动,却让美国遭受一系列重大打击。
特朗普之所以发起关税战,表面动机是“纠正美国长期以来遭遇的贸易逆差”。其团队认为美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吃亏太久”,所以一旦掌权,便通过行政命令对来自中国、欧盟、日本、墨西哥等众多经济体的钢铁、铝、农产品、汽车及电子产品等征收额外关税。
特朗普声称,这些政策目标在于保护“美国工人和美国企业”,并逆转过去几十年美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外流趋势。
然而,他们这样一拍大脑草率执行的政策,完全忽略了贸易逆差真正的客观原因。贸易逆差的成因相当复杂,美国拥有全球通行的主导货币——美元,这为其带来特权的同时,也意味着其必须不停地将美元输送到世界各国,以维系美元在全球贸易、投资和储备中的流动与使用。
贸易逆差正是美元输出的重要管道之一。如果美国一味地压缩贸易逆差,势必会影响全球对美元的需求量,进而推高其他国家汇率,这些连锁反应会将美国关税优势部分地对冲掉。
有学者指出,“货币霸权”与“贸易逆差”在美国的金融与实体经济结构中环环相扣,想要单纯地缩减赤字、又维持美元霸权,这本身就充满内在矛盾。
在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公布,并签署行政命令后的极短时间内,中方就做出了极为坚决的回应——对所有原产地为美国的商品,加征34%的反制关税。
美媒表示,这种对等关税政策,力度之大超出了美国政府团队以及华尔街市场预期,美国财政部长在此之前还公开表示“不确定中国是否会采取报复措施”。
没想到中方直接重拳出击,此举也对美国金融市场和政策制定者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冲击,美股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暴跌行情,2天市值累计蒸发约47万亿人民币(约合7万多亿美元)。
美媒称,在这场贸易风暴前,美国股市正处于较长时间的上涨周期,估值水位相对较高,对突发的政策变动与不确定性因素极为敏感。
由此,一旦出现反击关税加剧的消息,股市便集体跳水,恐慌情绪被成倍放大。实际上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也成为股市暴跌的重要推手。
专家表示,关税战对经济层面的影响,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才会充分显现,但对于美国国内的老百姓而言,最直观、最容易感知到的就是物价上涨。
尤其在美国大量消费品依赖进口的背景下,如果中国针对美国原产商品加征关税,那么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商品也一再追加关税,双向制裁会推升相关进口成本。
美国超市库存商品价格迅速攀升,部分商品涨幅达30%。一些外媒报道甚至指出,短短数日内,部分日常消费品出现了恐慌性抢购,部分消费者会担心日后买不到价格合适的中国产品,提前在中方关税反击生效前大规模囤货,促成了抢购潮和商品价格暴增。
有美国网友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蔬菜、肉类、日用品都在涨价,家里采购成本明显攀升,现在连买个菜都要精打细算,通胀压力让美国家庭苦不堪言。
02.特朗普还不认错:中国的损失肯定比美国更大
有意思的是,在特朗普一系列关税大棒政策,反而导致美国国内经济明显震荡之时,特朗普还不认错,依然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中国损失得更多,没有可比性”,并声称美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恢复就业和商业。他还强调,美国吸引了超过五万亿美元的资金回流,并号召所有人继续支持他的关税政策。
美媒表示,特朗普当局是想一出是一出,关税成本不会凭空消失,最终总是转嫁到供应链下游的进口商和消费者身上。
对于美国企业而言,原材料涨价、出口商品难以进入中国等海外市场;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生活成本是上升的、通胀是加剧的;对于美国农民而言,农产品在中国的市场竞争力下降,库存积压、收入锐减。
03.既想赚回顺差又要保持美元霸权,特朗普政府已“无可救药”
可以说,贸易逆差对于美国是一个“死结”,是没有办法也不能解决。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思路,就是政治逻辑驱动,而非经济逻辑,明显的“屁股决定脑袋”。为了迎合国内部分选民情绪、树立强人政治形象,就拍脑袋做出了单边加税的决策。
简单说,美国如果要完全摆脱贸易逆差的烦恼,就必须放弃美元的全球霸权,但美元霸权又是美国赖以维系金融力量和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柱。
因此,这是一道无解的自相矛盾题。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主要计价结算货币,美元的流通规模越大,美联储对全球金融的主导力越强。然而,美元要输出,就必须通过进口商品和服务,让美元流向海外,这在账面上表现为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
换言之,美国作为“世界货币的印钞机”,要确保其货币被全球广泛持有和使用,就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地接受庞大的贸易逆差。
但现在,特朗普执意通过关税手段压缩贸易逆差,实际上这会削弱海外对美元的需求,从而打击自己金融体系的根基,说白了就是加速“自杀”。美国可以无限量发行美元,却无法在维持美元全球地位的同时,又大幅收窄贸易逆差,这两者本身就是相悖的,根本没有并存条件。
因此,可以说,关税战没有赢家,特朗普胡作非为的下场,必然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