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08
《中国的十个名字》
分享签售会第一站
语言是文明的密码,文字是通往历史的桥梁。
中国的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语言流变中大历史的回响,都是中国传递给世界的名片。
4月12日 14:30
在茑屋无锡惠山映月里
一起与语言学达人郑子宁
深入解读中国名称,
开启一场跨越时空、地域的文化探索之旅。
在领略中国魅力、拓宽认知边界的同时,
感受到世界的多元与精彩。
从青铜器何尊上最早的“中国”铭文,
到印度尊称大唐的“摩诃至那”;
从叙利亚语里的“Ṣinistan”,
到意指古老而伟大的造物的华夏别称“桃花石”
历史上对中国的称呼远不止十个,《中国的十个名字》仅以“十”为引,从语言、历史、文化三个维度展开,以十篇主题故事为脉络,以不同时期其他文明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多样称呼为切入点,分十章细致剖析了这些称呼背后的深厚意蕴与演变轨迹,深入探索了不同文明对中国的多样称呼。
回鹘人为什么会用藏文撰写报告?
祭司王约翰的传说是否真实存在?
聂斯脱利派是怎么在中国发展成景教的?
“妙香国的胞波”又指的是谁?
不同文明对中国的称呼,展现出不同区域的人民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想象,也从多维度体现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一系列语言和名字背后的精彩故事,如同棱镜折射出绚烂的文化光影,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探寻语言、文化与历史光影的交汇之处,探讨语言流变背后引人入胜的中西文化交流史,开启一场横跨三千年的“语言考古之旅”。
活 动 嘉 宾
郑子宁
毕业于墨尔本大学。语言学达人,对国内外多种语言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各类媒体上发表过与历史、文化、民族尤其是语言相关的文章近百篇,著有《东言西语: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中国话》《南腔北调:方言里的中国》《中国的十个名字》多部著作。
相 关 新 书
中国的十个名字
本书深入探索了不同文明对中国的多样称呼,从语言、历史、文化多维度细致剖析了这些称呼背后的意蕴与演变轨迹,以丰富的史料和独到的见解,揭示了语言作为文化交流桥梁在传播中的普遍规律,不仅呈现了一场关于中国别称的文化知识盛宴,更提供了文化交流与互鉴的生动例证,让读者在领略中国魅力、拓宽认知边界的同时,感受到世界的多元与精彩。
欢迎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