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喊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毫无顾忌地针对全世界展开了“关税战”。
却没料到,最先受到伤害的是他自己。
短短几天时间内,美国已经爆发了1300场抗议,反对特朗普的一系列做法。
面对随时有可能失控的局面,特朗普的亲信传出消息,即将访问印度。
很显然,在这样的时间点,美国高层访问印度的目的一定不会简单。
但无论美国做什么,中国人都无需惊慌。因为,我们早已做好了布局......
美国要打“印度牌”
特朗普重新上台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又把他最擅长的“关税大棒”挥了起来。
今年4月2日,他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全球商品统一加征10%的关税,并对一些国家额外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
这不仅是和世界多数国家公开翻脸,更是把美国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
这项政策一落地,美国国内就炸了锅。
民众的不满情绪迅速蔓延,从首都华盛顿一直蔓延到全国50个州,总共爆发了大约1300场抗议活动。
人们走上街头,抗议的不仅是关税本身,还有不断上涨的物价、对移民的打压,以及政府在民生领域的大幅削减开支。
各行各业的人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有些家庭为抢一卷中国制造的卫生纸大打出手,科技精英在超市里用中国产电视机当“盾牌”护身。
金融市场同样难以承受这种剧烈震荡。
短短两天时间,美股总市值就蒸发了6.6万亿美元,这种跌幅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初期。
华尔街一夜之间陷入混乱,《纽约时报》甚至用“愤怒、焦虑、沮丧和恐惧”来形容整个金融圈的情绪。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加州已经公开表态“另起炉灶”。
该州州长纽森紧急发声,表示要和那些准备对美国采取报复措施的国家单独建立联系,希望这些国家能够对加州“高抬贵手”,别把它也拉入关税报复名单。
这无疑是对特朗普政策的公开抗议,也反映出美国内部已经开始出现明显裂痕。
而在国际上,反应同样激烈。
欧盟、加拿大等美国传统盟友第一时间就表达了强烈不满,明确表示会采取反制手段,不会坐视美国的单边行动。
有强硬的,就必然有软弱的。
据美国高官称,截至目前已经有七十多个国家表示愿意和美国沟通。
但很明显,特朗普最想看到的是中国的“服软”。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时刻,美国盯上了印度......
中国的底牌
有消息报道称,美国副总统万斯即将启程,准备在本月晚些时候与夫人一起访问印度。
这个时间点非常敏感:一方面是美方大肆加征全球关税,搅动全球经贸秩序;另一方面,又专门挑选印度进行高层接触,显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友好访问”。
有分析认为,这次万斯访问印度,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进一步拉拢印度,在中美博弈中为美国站队。
尤其是在这次关税政策中,美国对印度只加征了26%的税率——在亚洲国家中算是“手下留情”了,几乎可以看作是特朗普送给莫迪的一份“政治礼物”。
显然,美国没有放弃打造所谓“印太同盟”的算盘,也没有放弃拉印度入局、对中国形成牵制的意图。
只不过,他们可能打错了算盘。
首先,中国对中印关系的判断是冷静而清醒的。
近几年,虽然中印边界问题一度紧张,但在双方的沟通和努力下,问题已经基本得到缓解。
莫迪本人也曾公开表示,中印关系就像“家人之间”,有分歧并不可怕,关键是要避免冲突、管控矛盾。
这番话虽然外交辞令成分不少,但也说明莫迪对中印关系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他并不想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中国早就为应对美国可能的新动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据媒体透露,中方已经准备了至少六项具体手段,一旦美方执意挑衅,将会逐一落地。
比如,中方正在研究对美国产的大豆、高粱等农产品大幅加征关税。
而且,考虑到近期美国国内禽流感疫情频发,相关专家建议暂停进口美国禽肉产品,以保障国内消费者健康。
还有芬太尼问题的合作等等。
这六招并不是简单的“以牙还牙”,而是有针对性地打击美国最在意、最脆弱的部分。
它们既合情合理,又具有足够的实操空间。
中方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中国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会在威胁面前低头。该反制就反制,该亮剑就亮剑。
参考资料:
Politico:美国副总统万斯本月晚些时候将访问印度——新浪财经
中国据称已准备六招应对美新加税政策——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