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roaching Insects

自在探索 与昆虫为友


树木长虫,天经地义;

林木与农作物不同,无关产量,

只需树林健康、环境生态美丽


在全部昆虫种类中,膜翅目的物种多样性位居第三,已知种类超过15万种。其中不足10%的类群,如棒蜂、叶蜂、扁蜂、茎蜂、树蜂、种子小蜂、部分瘿蜂等是植食性种类,只有少数类群有明显的危害性。90%以上的类群,如姬蜂、茧蜂、小蜂、胡蜂、蜜蜂、蚂蚁等,都是天敌昆虫和传粉昆虫,对农林园艺业生产和有害生物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草蛉黑卵蜂

Telenomus chrysopae

雌虫产卵于大草蛉、日本通草蛉等卵中,被寄生卵黑色或紫黑色,羽化后草蛉的卵壳仍为原来的颜色,顶端的切口整齐,或保留上部的“盖”,而正常草蛉卵孵化后为白色,常干缩。


羽化后的草蛉卵壳

瘿蜂多数种类能在寄主植物上造虫瘿。栓皮栎上这些红色精致的“小果果”,是栎空腔瘿蜂Trichagalma acutissimae的杰作,在北京5月开始出现虫瘿,有时发生量很大,可使小枝垂下,成熟时落地。


PART ONE

多种多样

本书记录膜翅目昆虫683种,102种鉴定到属,266种北京新记录种。







向左滑动,More


PART TWO

多姿多彩

昆虫的外形具有极高的多样性。以触角为例,其形态各异,有的细长如丝,有的呈羽毛状,有的短小棒状,有的可以加长、加宽、长毛或分裂。

体色方面,昆虫更是五彩斑斓,完全是“时尚的弄潮儿”,如豹纹花翅蚜小蜂Marietta picta的前翅及腹部侧面就具有豹形纹;火红青蜂Chrysis ignita则是具有强烈的金属光泽,特别是腹部能反射炫目的彩虹色光芒。这些色彩不仅用于伪装和保护,还用于吸引配偶和威慑天敌,充分展现了昆虫在进化过程中对环境的高度适应能力。

《北京林业昆虫图谱(IV)膜翅目》收录了作者在调查中发现的北京膜翅目昆虫56科683种,其中102种仅鉴定到属。本书含北京新记录266种,包含55个中国新记录种,1个新异名。每种均配以精美的生态图片(部分为室内图片和特征图),共1300余张(均列出拍摄时间、拍摄地点)。本书是积累北京昆虫多样性的基础性资料,也是认识北方昆虫的重要工具书。







向左滑动查看图片索引

本文摘自《北京林业昆虫图谱IV》(虞国跃 王合 著)一书,有删减,标题为作者所加。本书编辑李悦,如有问题请联系:liyue@mail.sciencep.com,010-64000637。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