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羽翼,
正是万物复苏、鸟儿展翅的季节!
在爱鸟周即将来临之际,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携手天津自然博物馆,共同开启“做大自然的‘野’朋友”科普活动,为公众带来生动、有趣的科普知识,和大家一起守护这个地球的生物多样性。
在这个周六(4月12日),我们还特别安排了来自北京猛禽救助中心(BRRC)的康复师,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猛禽救助与保护的公益讲座。现场还有更多体验互动环节等你来玩儿呦~
1
什么是猛禽?
猛禽是鸟纲中的猎食性鸟类,它们拥有锐利的喙、强健的爪和敏锐的视力,可分为日行性猛禽(鹰、隼)和夜行性猛禽(鸮)两大类。
2
为什么要保护猛禽?
猛禽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在自然界中数量相对稀少,但它们对维持环境健康和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3
猛禽康复师的工作是怎么样的?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康复师们,在日常担任着受伤猛禽的接收、体检、治疗、康复训练、放飞等工作。同时,也是受伤猛禽“病房”的设计师和清洁工。此外,还是公众宣教课程的老师……(他们还有什么隐藏职业技能,等你来了解哦)
4
公众如何参与野生动物保护?
野生动物的保护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同时,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公众力所能及的事,比如野外遇到野生动物不招逗、不诱拍、不投喂,拍摄关闭闪光灯等。
讲座观众招募
主讲人:北京猛禽救助中心高级康复师——周蕾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现任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北京猛禽救助中心高级康复师。
工作12年来,多次参与同业交流,技术培训,并接受包括央视、中国日报、光明日报等各级媒体采访,有丰富的公众宣教经验。
讲座时间:13:30-15:00
讲座扫码报名:
现场互动体验:
除了公益讲座,我们在12号的上午(10:00-12:00),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现场互动小游戏,有机会获得IFAW专属动物徽章等公益纪念品。
你的臂展与哪种猛禽的翼展最接近?
“鸟撞” 问题可能正发生在我们身边,你贴上的每一张防鸟撞贴,都是写给鸟儿们的一封 “情书” 。
欢迎你加入猛禽救助队伍,体验猛禽康复师的工作,帮助受伤的“野”朋友回归自然。
(此处卖个关子,真相等你去现场发现)
京津地区常见的40种猛禽通过写实手绘的形式(依据猛禽真实体长等比缩小)“盘旋飞舞”于此,形成了壮观的“鹰柱”。
活动现场在“鹰柱”区设有关于猛禽的有奖趣味问答。
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你不仅可以收获满满的知识干货,还会发现,原来守护野生动物,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