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憋了一波大的!

特朗普7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若中国未能在4月8日前取消34%的关税,那么美国将从4月9日起,对所有中国产品征收50%的关税。

特朗普是美东时间4月7日上午发出的威胁,4月8日之前,即使算上8日当天,也就只给了中国48小时。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他还强调,所有中美之间的有关谈判都将被终止,而与其他国家的谈判将立即展开。4月8号,中方回应亮明态度:“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这就让特朗普有些坐不住了。在他看来,不应该有国家反抗,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应该“打不还手”,乖乖找美国谈判,与世界上最大的甲方达成协议。


商务部回应美方关税威胁

因此,在中国宣布34%对等关税仅48小时后,一贯以“关税大棒”引以为傲的特朗普态度突然改变:“只要解决中美贸易差,美国愿意对中国减免关税”。出现这样的转折是中国高智慧的精准反制,也是中美博弈和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的关键节点。

比如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就表示:“不要惊慌,不要报复。只要你不报复,这就是最高数字。”


特朗普对着媒体挥手

他透露,现在有近70个国家正在与美国接触,而且谁先“服软投降”,谁就能先达成减免关税的协议。贝森特举了日本的例子,称由于“日本迅速向美国递出橄榄枝,所以将获得谈判的优先权”。


图为中美国旗

试探中国反制底牌

此前中国“11箭连发”的反制组合拳(加征关税、限制稀土出口、制裁美企)让美国措手不及。

特朗普此次威胁实为“压力测试”,试图摸清中国是否会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妥协。但白宫显然误判了形势——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东盟出口额同比增长21%,已替代美国成为最大贸易伙伴。

沃尔玛货架上,中国制造的服装将从20美元涨至41美元,苹果手机价格可能突破2000美元。

耶鲁预算实验室测算,新关税将使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3789美元,个人消费价格短期暴涨2.1%。


特朗普讲话画面

更危险的是通胀与衰退的“死亡螺旋”——穆迪已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上调至45%,而关税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可能使失业率在年底突破6%。

特朗普的“72小时崩溃”

特朗普态度突变的72小时,是美国内部矛盾的总爆发:

推特战场:4月5日,特朗普连发三条推文宣称“中国损失更大”,却绝口不提全美50州爆发1200场抗议、加州州长纽森公开“造反”要求豁免关税;


外交部大门

经济现实:美国国债突破37万亿美元,中西部农民与硅谷精英罕见联手示威,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0%,马斯克财富蒸发300亿美元;


特朗普演讲画面

中西部农民成了关税战的“震中”。中国对美农产品加征34%关税后,大豆期货价格暴跌7.8%,猪肉出口订单被取消,农场主们望着滞销的粮仓,愤怒地在拖拉机上刷标语:“特朗普的关税比蝗虫更可怕!”。

更为讽刺的是,美国农业协会警告“每拖延一天就有200个农场破产”,而特朗普的“铁票仓”选民中,竟有448万人正濒临失业。


图为太阳能板

全球贸易的未来

中国在贸易战中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计划性,这和美国形成对比。

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拥有14亿消费者,建立起强大的内部循环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带来的影响。

此外,中国还在积极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实现贸易多样化,从而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间的商品买卖总额,已经超过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

这意味着,中国一半以上的对外贸易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关。

这个贸易额相比2022年增长了6.4%,说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正在不断加强,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

中国同时也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增加在中国的投资,这表明中国仍然是全球投资的热门选择地之一。

德国大众、法国空客等企业陆续宣布扩大在华投资规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重视。

这一系列投资举措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的吸引力仍然十分强劲。


特朗普签署的政令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贸易战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就像1930年代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一样,它导致全球贸易额大幅下降,加剧了大萧条的困境。

现在如果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结果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这种政策无法带来好处,反而会损害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大家都会因此受损。

贸易保护主义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让全球经济雪上加霜。我们需要更加开放和合作的贸易环境,才能实现共同繁荣。


WTO总干事称贸易战没有赢家

正如WTO总干事阿泽维多所说:“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导致两败俱伤。”

阿泽维多指出,贸易战不会产生获胜方,参与各方都会受到损害。

贸易战的结果不是某一方的胜利,而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损失,它最终只会导致双方都遭受损害和不利影响。

贸易摩擦升级为贸易战,最终没有受益者,大家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合作能让双方都受益,对抗则会两败俱伤。

为了彼此的利益和全球经济的稳定,两国应当重启对话沟通,以平等互惠的方式谈判解决贸易摩擦。

双方应该共同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机制,并且携手构建开放的世界经济格局,这样才能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未来充满变数,中美贸易摩擦会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全球贸易规则又将怎样改变?是选择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还是走向对抗和冲突?


美国正升级与中国的贸易纠纷

结语:霸权的黄昏与东方的曙光

特朗普的“50%关税威胁”,恰似一个没落帝国最后的咆哮。当中国以稀土管制、数字人民币、RCEP组合拳反击时,世界看清了一个真相:21世纪的贸易规则,不再由单极霸权书写。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言:“天塌不下来。” 中国的底气,源于14亿人的市场、全产业链优势与战略定力。而特朗普的威胁,终将如潮水退去,留下沙滩上“旧秩序”的残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