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也算一种东风西渐、文化输出
这几天美国总统特朗普(我更习惯叫他川普)又抡起了关税大棒,打得全球股市一片惨绿,看来他的MAGA神功破坏力还真是不小。所谓MAGA,就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缩写,是老川发明的咒语,对很多老美都有极强的催眠效力。如今,他已经坐进了白宫的椭圆办公室,正是由这些被他催眠的美国选民抬进去的。
那么,川普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怎么这么会折腾,一上来就摆出一副掀桌子的架势?他脑子里以及他的粉丝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图:《时代》封面上的川普
这里我就写篇文章简单分析一下,就算是又一次思维操练,给自己这几年来的观察做个简单的总结。
先说说川普是个什么样的人。据我个人观察,他是个极度自恋的人,是个对注意力上瘾的人,也就是英文里的attention whore。怎么形容好呢?记得某本书里的某个名人(也许是梁文道,记不清了)曾经这样提过,说这类人“在婚礼上他要做新郎,在葬礼上他要做死者”。另外,他还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定要赢,一定要得到大量认可。就算输了、搞砸了,他不承认就是了!这种性格就有点儿像是港剧《大时代》里的丁蟹。更重要的是,他不光是对博关注有瘾,事实上他非常擅长利用各种手段博取巨量关注、催眠大众,从而成功迈上权力宝座。
他也不是在网络时代才获得这么多的关注,在前网络时代,他就经常利用各种八卦小报炒作,把自己塑造成挥金如土、美女环绕、率性而为的超级富豪,哪怕他的生意经常亏钱,乃至破产。后来,他又搞了个叫《学徒》(The Apprentice)的电视真人秀,自己“本色出演”霸道总裁。
2009年,我就是通过这个节目知道美国有这么一号人的。当时还挺喜欢他,觉得他挺豪爽、直率,最喜欢听他带着一脸不屑吐出那句经典的“You are fired”。看来我那时的认识层次也实在不高,哈哈哈!总之,他的房地产生意经营得不怎么样,但抛头露面上节目、搞炒作,确实是搞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到了互联网时代,他的人设打造就更成功了。2016年,他靠推特、播客、网络视频等网络传播渠道搞竞选造势,把迷信主流媒体的希拉里团队打得一败涂地,顺利入主白宫。2024年,他又赢了一次。
所以,我们其实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美国老百姓其实就是选了个网红当总统。他们选川普,不一定是因为确信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多大能耐,而是因为他输出的那些斩钉截铁的车轱辘话MAGA经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一种美国马上就要在他的带领下再次伟大的幻觉,也就是一种画的饼马上要蒸熟了、就要发到自己手上的“情绪价值”。
在现在这个注意力等于硬通货的时代,世界就是宣传营销大师的乐园,这些大师不仅能收割大量金钱和名望,甚至有希望染指国家的最高权力。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位橙脸皇帝,就是这样的一位宣传大师、营销怪才。他最宝贵的资产不是他的所谓川普商业帝国,其实就是他自己,或者说是他打造的人设面具。他看似傻乎乎的,说起话来满嘴跑火车,实际上却深谙人性和流量密码,因此总能搔到很大一部分美国老百姓的痒处,让他们死心塌地地支持自己。
那为什么这么多老百姓这么死心塌地地支持这么一位超级网红,还非要把他送进白宫呢?其实这就是“时势造英雄”,他这位“英雄”又把握住了美国乃至世界存在的一股“时势”而已。那这个时势是怎样的一个时势呢?
就从冷战结束后说起吧!
先说经济。那时是一个全球化凯歌搞奏的时代。资本在全球自由流动,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全球的富人都赚得盆满钵满,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普通人也在富人吃肉的同时喝到了几口味道还不错的汤。但美国呢?原来不少制造业都外迁到新兴国家(主要是东亚、东南亚地区、墨西哥)了,这类工作也跟着流向那里,因为那些国家和地区用工成本低。于是美国就出现了所谓的产业空心化现象,主要是制造业的空心化。原先美国的产业工人大量失业,一些地区形成了铁锈带,比如底特律。而湾区、硅谷富人的财富却呈几何级数剧增,美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很多川普的支持者就是些普通失意白人,也很多人是所谓的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裔、新教徒)。二战后直到21世纪初,他们普遍有份工作,收入在中产水平,在社会上也有个体面的地位,所以被认为是美国的优势群体。到了21世纪全球化加速的时候,很多工作机会流向海外,他们没了像样的工作,还要跟越来越多的拉美裔移民(有很多非法移民)竞争低端岗位,那滋味儿能好受吗?
更可恶的是,民主党建制派的奥巴马、希拉里、拜登这帮人成天胳膊肘子往外拐,好像还嫌境内的非法移民不够,还要多从外面邀请些人进来,美其名曰让美国更多元化。要我说,美国那些年收的移民也不都是失意白人眼里的“低端”或非法移民,其实也有很多人才,比如中国和印度的高端码农。但这在失意白人眼里没多少区别,工作不仅丢在了海外,现在国内的好工作也有很多都是外国人在做。可就算境况已经这么差了,在不少人眼里,自己还是“优势族裔”,这不可笑吗?
再说文化,这方面主要是价值观的问题。近几十年里,在美国乃至广义的西方世界,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巨变。在这批失意白人的眼里,这就是美国版的“礼崩乐坏”。那美国的礼乐又是怎么崩坏的呢?据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纳德·英格尔哈特(Ronald Inglehart)的研究,近几十年里,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价值观从原来的物质主义价值观逐渐转变为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原来西方发达社会的人们更重视的那些传统价值,比如法律与秩序(law and order)、家庭纽带、异性恋婚姻、基督教信仰、传统规范、习惯之类,似乎突然就变得不酷了,没落了。代之兴起的是一种“后现代的价值观”,又叫“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信奉这套价值观的人追求的是“个人解放”“自我表现”“智力和审美上的满意度”“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并在性别、性取向、宗教等方面争取更大的宽容,更彻底的多元。另外,他们也通常追求优美的环境。总之,他们是要追求更多的“进步”。
其实这听起来也挺好的。更多的自由有什么不好,更大的宽容有什么不好,更多的选择有什么不好?进步就是了!觉醒(woke)就是了!问题就出在这种追求渐渐就变得有些极端了。就比如说性别议题,前些年美国搞出了近百种性别。奥巴马当政时还出过这样的规定,说是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性别,就可以进哪个性别的厕所。很容易推想,如果你生理上是男的,只要宣称自己心理上认同自己是女性,就可以进女厕所。这在我们眼里肯定是乱来。
图:美国某网站的性别分类
另外,这种价值观的变迁还带动了身份政治的兴起。以前我们都熟悉阶级斗争,前些年的美国流行的是“身份群体之间的斗争”。各身份群体在玩身份政治的时候讲究的主要诉求是身份平等。但失意白人的地位相对下降之后,美国社会上还是带着一种刻舟求剑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还把他们当成“优势群体”,转而更重视、更青睐少数族裔群体、弱势群体,谁更稀少、更弱势,谁就更吃香。这难免让我想起《动物庄园》里的一句话:“所有动物生而平等,有些动物更加平等。”
比如,黑人肯定是要重视的,这没问题。又比如,LGBTQ群体也要受到重视,权益也要受到呵护。再比如,非法移民也是人啊,他们的权利也要受到保护,也不要随便把人赶出去。于是乎,社会上就形成了一种风气,要给这些人平等。不是让他们在机会上平等,而是要让他们在结果上平等,要照顾他们,这大概就是他们讲的“公平”,英文叫equity。于是,美国社会上就开始根据人群的比例来划分机会份额。比如黑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几,那么在企事业单位和机关里,就该给黑人分配相应比例的岗位。女性占人口的一半,那照理工作岗位、学位份额也肯定该给女性一半。如果再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划分起来可就更复杂了。
这在保守派、偏右翼的白人眼里是很不美国的。他们理想里的美国是讲究机会平等的,不是讲究结果平等,那都是欧陆法国人、德国人爱搞的一套,哪知道美国也受了欧洲的传染。他们认为个人最终享受到什么样的成果,还是得看自己能力怎么样,是一种任人唯贤(meritocracy)的机制。这种他们珍视的传统美国精神现在居然式微了,这怎么行?
伴随这一套新的价值观兴起的还有越来越离谱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于是普通民众在说话时禁忌就越来越多,不小心就会惹上麻烦,甚至会丢掉工作或惹上官司。这种事情多了,美国哪还像个“自由社会”呢?
俗话说,“物极必反”。又有人说,历史是个钟摆,摆到最左边了,肯定就要往右摆。我们这几年看到的,就是历史的这种摆动。川普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种摆动,他站出来要当失意白人这个庞大群体的“嘴替”,正好是双向奔赴。应该说,川普在竞选时描述的美国的那些问题都是存在的,也难怪他在美国会俘获那么多粉丝。
那他能为美国人解决这些问题吗?这个我可不关心。我只是觉得他实在是用力过猛,也许他也觉得“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吧!反正我是不希望他成功的,那样对全世界都没多少好处。
在他的描述里,好像美国吃了天大的亏,又是贸易逆差啦,又是非法移民泛滥啦,又是罩着日本、欧洲浪费了美国的钱啦!谁叫你美国要当老大要称霸呢,称霸、当世界警察难道一点儿好处也没有?我看未必。你觉得维持不下去了就把位子腾出来,这也没啥,干嘛要掀桌子这么厉害?不过也可能没别的原因,就是他这个人只是个网红,当总统水平比较菜而已。
唉,也不知道他还要搞出些什么幺蛾子来。我们就拭目以待吧!总之,我还是希望世界能少些风浪,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还可以继续下去,世界各地老百姓的日子能慢慢缓过劲来。
其实这个话题比较复杂,我这里只是聊了一点点,更多深入探讨也许需要各位读者在评论区里留下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