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
图片非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老王,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问问……您身体还行吧?”

大妈刘玉兰新婚当晚,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她从没想过,自己在50岁还能遇到一位文化层次比她高得多的“男教授”。

然而,新婚当天,面对58岁的王教授,她的话让气氛一度变得微妙起来。

那一瞬间,王教授的脸色变了,随即露出一抹奇怪的笑容。

谁也没想到,接下来的一句话,彻底让刘玉兰哑口无言……



刘玉兰,一位年届五十的农村妇女,在时光的长河中,她的故事宛如一首质朴而又略带沧桑的民谣。

年轻时,她可是村里艳压群芳的美人,那眉眼间与生俱来的英气,为她的美貌添了几分别样的韵味。

身材更是修长匀称,走在村里的小道上,总能吸引不少目光。

即便岁月如刀,悄然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可她凭借着勤劳的生活习惯,身材依旧保持得相当不错。

加之天生的白皙肤色,哪怕只是穿上一身质朴的碎花裙,也难掩那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风韵犹存”。

她的人生之路,说不上波澜壮阔,却也充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年轻时,她嫁给了一个本本分分的男人,日子过得平淡如水。没享受过荣华富贵,却也未曾遭受过重大磨难,就这般不温不火地度过了许多年。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前几年,丈夫因病撒手人寰,只留下她独自守着家中的两亩薄田。

刘玉兰向来不怕辛苦,田间劳作对她而言,不过是生活的常态。

但寂静的夜晚,空荡荡的屋子,那深入骨髓的孤单却如影随形。

儿子在遥远的外地成家立业,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平日里打来电话的次数,用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日复一日,在田间地头的忙碌中,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虚在她心底慢慢滋生,如同荒草丛生的花园,杂乱而又荒芜。

邻居大婶是个热心肠,平日里就对刘玉兰的遭遇颇为同情。

这天,大婶又来找刘玉兰唠嗑,看着她孤孤单单的模样,忍不住劝道:“玉兰啊,你瞅瞅你,才五十岁呢,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这时候找个老伴儿,真不丢人。咱这年纪,就图个身边有人说说话,能陪着过日子。你一个人,太苦了。”

这话就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刘玉兰心中那扇紧闭已久的门。

其实,她又何尝没有想过再找个人陪伴呢?

只是,她的心里满是顾虑。她暗自思忖,自己都这把年纪了,能找个啥样的呢?

自身条件普普通通,又没多少文化,也不敢有太高的要求,只盼着能寻得一个老实本分的人,相互扶持着度过余生就好。

谁能想到,仅仅过了几天,邻居大婶就风风火火地跑来,兴奋地告诉刘玉兰,给她张罗了一个对象。大婶眉飞色舞地描述着:“玉兰啊,这次可不得了,对方是从城里来的‘王教授’,五十八岁,退休前可是大学老师呢。老伴儿走了之后,一直一个人过,就想找个性格好的女人搭伙过日子。”

刘玉兰一听 “教授” 两个字,心里猛地一紧,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她下意识地连连摆手,脸上满是惊慌与不自信,说道:“这可不行,人家是教授,学问那么高,咱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人家咋能看得上我呢?”

邻居大婶却不依不饶,伸手拍了拍刘玉兰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玉兰,你咋就对自己这么没信心呢?人家王教授说了,不挑这些。你可千万别自己看低了自己,先去见见,说不定就成了呢!” 在邻居大婶的再三坚持下,刘玉兰虽然满心忐忑,但也实在拗不过,只好硬着头皮答应去相亲。

相亲那天,刘玉兰早早地起了床,在衣柜里翻来翻去,最终找出了自己最好的一件碎花裙。

她站在镜子前,仔细地整理着头发,尽管手微微颤抖,心里紧张得如同揣了一只小兔子,上蹿下跳。相亲地点定在了县城的一家小茶馆,刘玉兰一路上都在不停地深呼吸,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她缓缓推开茶馆的门,眼睛下意识地在店内搜索着。

很快,她便看到了那个坐在角落里的男人。

只见他身着笔挺的西装,头发一丝不乱地梳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架在鼻梁上,手里还捧着一本书,正静静地阅读着。

刘玉兰的心跳陡然加快,她在心里暗暗惊呼:这就是王教授?看着眼前这个浑身散发着儒雅气质的男人,刘玉兰不由得咽了咽口水,原本就不自信的她,此刻心里更是一点儿底都没有了。

“您…… 您好,我是刘玉兰。”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几分局促与紧张,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气打了个招呼。

王教授听到声音,缓缓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个温和而又亲切的笑容,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刘女士您好,请坐。”

刘玉兰小心翼翼地坐下,眼睛却忍不住偷偷打量着王教授。王教授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几岁,脸上带着浓厚的书卷气,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 “文化人” 特有的优雅与从容。

这让刘玉兰心中既满是羡慕,又隐隐有些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与眼前的男人仿佛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然而,王教授似乎察觉到了刘玉兰的紧张与拘谨,主动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询问起她的生活。

他的眼神专注而真诚,对刘玉兰的每一个回答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刘玉兰一开始还只是简单地回应着,声音小小的,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

但随着交谈的深入,王教授那温和的态度、幽默的话语,就像春日里的暖阳,一点点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与紧张。

她渐渐放松了紧绷的神经,话也多了起来,脸上也时不时地露出笑容。



王教授还夸她是个勤快人,说:“刘女士这样会过日子的女人,现在可不多了。”

这一句夸奖让玉兰的脸顿时红了起来,心里生出几分欢喜。

一场相亲结束,玉兰回到家,心里五味杂陈。

她从没想过自己还能遇到这样的男人,既有文化又懂礼貌,但也正因为如此,她更加觉得不敢奢望。

邻居却笑着打趣:“你想那么多干啥?王教授看你可是真心的,问了我好几次你的情况呢!”

不久后,王教授主动提亲,说希望两人尽快结婚,安稳过日子。

玉兰心里高兴,可又怕自己配不上他,直到婚礼当天,她才彻底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开启一段新生活。

婚礼简单却热闹,王教授对婚宴的每个细节都特别上心,显得非常体贴。

这让刘玉兰心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晚上,婚宴结束后,刘玉兰和王教授回到新房。

她换了一身舒适的居家衣服,盘起的头发也随意散了下来,整个人少了几分拘谨,却多了几分随性之美。

二人坐在床边,玉兰忍不住试探着问道:“老王啊,您平时身体还好吧?”

王教授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起来:“玉兰,您这是关心我,还是考验我呢?”



“我……我没别的意思,就是问问。”刘玉兰低下头,耳根泛红。

王教授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玉兰,我身体行不行,现在试试不就知道了?”

玉兰愣了一下,还没来得及接话,王教授却站起身,慢条斯理地解开了衬衫纽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