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近日报道,全美多行业高管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举行的听证会上警告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要“重振美国造船业”计划可能会适得其反,该计划依赖对与中国有关联的船舶征收费用,这一做法将对美国本土船舶运营商、出口商以及相关就业等造成冲击。上述计划已在美国海运业引发强烈反弹。因为它威胁到的正是那些能为特朗普“重振美国造船业”计划带来订单的航运公司及其客户。
对中国船只征收“服务费”只会坑了美国自己(资料图)
综合多家媒体报道,出席听证会的美国海运、农业、出口等各行业代表与美国议员在听证会上就该议题产生冲突。各行业代表警告称,这一举措将适得其反,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近日听证会的争议焦点为对中国制造的船舶征收停靠费,这些船舶每停靠美国港口一次,需要缴纳的费用可能高达300万美元。美国政府声称,这些费用将遏制中国在公海上的商业和军事主导地位,并促进美国国内船舶的建造。
然而,从农民到全球海运承运商,美国多个商业利益集团都对这一政策发出警告。Seaboard Marine是美国最大的国际远洋货运公司。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爱德华·冈萨雷斯在证词中表示:“如果推动美国造船业的努力无意中摧毁了美国所有的航运公司,那么国家利益就无从谈起。”与许多美国航运公司一样,Seaboard高度依赖中国制造的船舶。据海事数据提供商Alphaliner称,该公司船队的24艘船中,有16艘是中国制造的。
美国造船业并不惊奇(资料图)
但造船绝非简单的苦力活,不是谁价格便宜谁就有优势。造船业是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密集的三重叠加产业,被称为“海上基建”。在国民经济的116个产业部门中,造船业与其中的97个紧密相连,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综合反映。中国的造船工业能有今天的成就,一次是2001年中国入世,全球贸易上行,船运的需求大增;另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日本、韩国的船厂订单腰斩,中国政府直接下场兜底,逆势帮助企业扩大产能,这才一步一步领跑全球。
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称,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份额从1999年的不到5%增长到2023年的50%以上。美国造船厂每年生产的船舶不到10艘,而中国每年生产1000艘。美国业内高管表示,日本和韩国的造船企业根本难以满足他们的船舶需求,而美国船厂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增加产能。美国航运商会首席执行官凯西·梅特卡夫(Kathy Metcalf)表示,更换现有的中国制造的船舶并不像拨动电灯开关那么简单,中国和美国的海运系统受到冲击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中国的造船工业(资料图)
有专家指出,在中美竞争升级,美方大力打压中国航运造船业的背景下,长和集团出售港口这一行为已经不是“在商言商”的行为,而是切实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安全。尤其考虑到这次被列入交易目录的,还有美方觊觎已久的位于巴拿马运河上的两个港口,这笔交易一旦达成,特朗普政府就会将其打造为针对中国航运业的征税利器。事关中国出口、航运产业发展,中方决不允许美方构建全球海运网络的“收费站”体系,借此围堵中国。
中方曾明确支持,征收关税、港口费等这类举措,最终只会损人不利己,扰乱全球产业链秩序,增加美方的通胀压力,最终不仅会损害美方利益,还不能振兴美国造船业,得不偿失。美方的单边制裁,必将遭到中方的反制,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如今看来,中方只是对等反制,美国境内各个行业就受不了了,若是特朗普执意要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服务费”,美国境内抱怨的声音只会越来越大,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