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近期,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从境外返回马尼拉国际机场后,被警方依据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拘留,随后被送往海牙。这一事件瞬间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各方势力的态度与行动使地区局势变得更为复杂。
马科斯(资料图)
杜特尔特在2016-2022年担任菲律宾总统,任内以铁腕禁毒著称。其禁毒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毒品犯罪,却也引发争议。反对者称,反毒战争期间,菲律宾国家警察等在行动中造成大量人员死亡。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估计死亡人数至少8663人,菲律宾国内团体预估数字可能更高。国际刑事法院以此为由,对杜特尔特发出逮捕令,指控其犯有反人类罪。
然而,菲律宾于2019年已退出国际刑事法院,其国内司法机构也审查过相关行动。在此情况下,国际刑事法院依据《罗马规约》第127条争议条款发出逮捕令,其合法性饱受质疑。杜特尔特被捕事件背后,实则是菲律宾国内复杂的政治博弈。现任总统马科斯与杜特尔特的政治联盟曾出现裂痕,两大家族所属政党在地方选举中相互竞争。此次杜特尔特被捕,被不少人视为马科斯借助外部力量打击政治对手的手段。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马科斯的姐姐)就呼吁对杜特尔特被捕一事进行紧急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逮捕过程中菲律宾宪法保障自由和正当法律程序的条款未得到遵守,菲律宾法院未发出逮捕令。
马科斯(资料图)
在杜特尔特被捕后,日本方面动作引人关注。日本首相石破茂力挺马科斯,计划访菲以强化日菲关系。近年来,日本不断向菲律宾提供军事装备,推动双方签署相关协定。日本这一系列举动,意在追随美国的马科斯战略,企图在南海问题上搅局,将菲律宾当作制衡中国的棋子。美国在背后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明显。美国国防部长访菲时宣称,美菲必须共同应对所谓“中国威胁”。美国长期以来在南海问题上煽风点火,利用菲律宾遏制中国发展,将其纳入“印太战略”框架。美国一方面在国际舆论上抹黑中国,编造“中国威胁”“南海航行自由”等伪命题;另一方面持续在地区强化军事部署,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面对复杂局势,中方态度坚决,立场明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注意到杜特尔特被捕消息,并重申中国一贯主张国际刑事法院应严格遵循补充性管辖原则,依法审慎行使职权,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中方强调尊重各国主权,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和地区事务。中方呼吁菲律宾回归理性,通过对话妥善处理分歧,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马科斯(资料图)
菲律宾国内局势因杜特尔特被捕陷入动荡,民众对政府此举不满,要求杜特尔特回国的呼声高涨。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强烈谴责政府“向外国势力投降”,“背叛了菲律宾主权和国家尊严”。在此紧要关头,菲律宾应认清形势,摆脱外部势力的不当操控,回归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菲律宾与中国在经贸、人文等领域有着广泛合作空间,只有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才能实现自身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菲律宾若一味追随外部势力挑衅中国,不仅无法解决国内问题,还将使自身陷入更深困境。
杜特尔特被捕事件引发的各方反应,深刻影响着菲律宾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与国际关系走向。中方在维护自身主权与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始终坚定立场,寸步不让。未来,菲律宾如何抉择,地区局势将如何发展,值得国际社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