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陈景圣

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裁定总统尹锡悦弹劾成立,其总统职务即刻终止——这并非一次平稳的宪政过渡,而是一场撼动根基的政治地震,毫不夸张地说,这是青瓦台彻底垮塌的裂缝全面显现。

尹锡悦的倒台不是什么突发风暴,而是他自己一次次政治赌博后的血腥收场。从检察官直接转身登上权力顶峰,他并未完成从法律人到政治家的角色转化,反而在权力的迷雾中迷失本性。他试图将检察体系私有化、以“法治”为名行集权之实,又在2024年底悍然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以戒严之手封口反对派和民间力量。这种彻底撕破民主伪装的行径,在现代文明国家中实属罕见,他仿佛迫不及待地将韩国重新送入军政幽灵的牢笼。



问题是,权力的火焰一旦过度炙烤制度,必然烧回自身。尹锡悦玩火自焚,烧掉的是他个人的权力,也烧毁了公众对总统职位本身的尊重与信任。宪法法院以8比0的一致判决通过弹劾,等于直接宣布这个总统连体面地走下舞台的资格都不配拥有。这不是正常国家制度运转的胜利,而是制度一次仓促的自我纠偏,是在不可避免的崩溃边缘拉响的警报。

4月8日,代总统、国务总理韩德洙宣布将于6月3日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并将当天定为临时公休日,看似是在稳定局势,实则是制度的补缝工程。根据韩国法律,总统被罢免后必须在60天内举行选举,韩德洙此举不过是在宪法规定的时限上尽可能维持体面。可问题是,体制内部已经空心,临时选举不是解药,只是缝合。



然而可笑的是,韩德洙本人也早已不是“干净人”。早在去年底,在他拒绝任命国会投票通过的宪法法院法官候选人后,便遭到在野党强烈反弹。2024年12月,国会强行表决通过了对其的弹劾案,虽最终未被宪法法院认定,但这场围绕权力的内斗却使整个政府沦为笑柄。当总理、代总统都难逃政治清算,韩国的权力机制还有何稳定性可言?这一幕幕政治滑稽剧的背后,映照出的是一个彻底断裂的政治系统。

政权更替在韩国并非新鲜事,问题在于它从未真正解决过制度性溃败的深层问题。从朴槿惠被弹劾,到尹锡悦如法炮制下场,韩国政治已经进入“总统注定被清算”的死循环。每一位领导人似乎都只能以失败、丑闻甚至审判告终,这种扭曲的民主生态不再是制衡的胜利,而是体制被政治消费至极限的结果。总统权力空前膨胀,监督机制形同摆设,反对派党派斗争彻底无下限,媒体左右为政、检察系统深陷党争,整个国家像一个拆开盖子的高压锅,随时可能炸裂。



在这样的背景下,6月3日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根本不是什么“新时代的契机”,而是一场权力丛林中新的猎杀游戏。韩国并不缺候选人,它缺的是制度安全阀。不论谁在6月3日走进青瓦台,面对的不是如何治理国家的议题,而是如何在这个腐蚀殆尽的体制内自保,如何躲过下一个弹劾风暴。候选人们不会谈愿景,只会掐对手命脉,不会说改革,只会制造更多政治对立与清算陷阱。民主被简化为投票日那天的狂欢,而治理则退化为选举周期之间的阴谋。

此时此刻的韩国已经不再是民主的灯塔,而是亚洲宪政崩塌的活体案例。美国、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都在紧盯这场内部动荡。对华盛顿而言,一个混乱不堪的盟友会在区域战略上成为巨大的不稳定因子;而对中俄等竞争对手来说,韩国的动荡是西方民主范式崩盘的最佳注解。你无法要求一个总统任期都保不住的国家在地区事务中提供什么可信稳定的力量,这种国家只会在风中飘摇,成为权力游戏中的棋盘而非棋手。青瓦台已崩,裂缝仍在蔓延。新总统的选举不是终点,而是下一场政治清算的开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